手放下。
“我马上去一趟山城,看看能不能把这事办成。”
张晨闻言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动容,老头子真的变了。
以往的张文林对然冲劲足够,但是不够心细,为人也不够果决,做生意数起数伏,可以说一直到张晨独立成人之后仍旧没有多大的起色,空有一身的抱负和胆子。
但是现在看来,或许是自己这根翅膀扇的风够大,又或许是张文林的境遇完全发生了变化,总之张晨很乐意看到自己老子身上产生的这种变化。
“你去山城市可以先到全州和溪岭这两个地方去找找那种纯粹的烤鱼店,先问问情况,看看各家有什么不同的,可以花钱把各家的秘方和工艺都买下来。
这些秘方和工艺我们肯定不能直接用,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东西拿回来我们自己琢磨,小姨夫和小姨不是在县里开饭店嘛,你把他们俩带去,让他们顺便学一学,回来自个儿琢磨。”
对自家老子交代事情,张晨毫不客气,张文林也不在意,只是拿了纸笔在那里记着什么,虽然儿子张晨很多时候做事说话都有些欠揍,但是张文林对张晨的信任已经超出了一般人能够想象的极限。
十一月末的时候,张晨回到学校的第二天,张文林就带着几万块钱在百崇上了去山城的国道,随行的人不多,只有张晨的小姨夫石卫兵。
他小姨爱琴前些日子也有了肚子,所以这次没有一起过来。
石卫兵不是坝头乡的,而是相邻的五岭乡人,张晨他小姨爱琴当初也是托人做媒才嫁的刚刚从部队转业不久的石卫兵。
石卫兵的性格有些内向,当初刘家老头子就是看上了他性格木讷不说话,为人老实,这才答应了婚事,要是看在条件上,只怕石卫兵家的条件还差了些,比老刘家还不如。
夫妻俩结婚后老刘家凑了些钱过去,让他们在县里租了个小门面开饭店,石卫兵以前在部队当兵的时候是炊事班的,从部队里学的厨艺很有一手,但是县城总体的经济水平不好,所以生意一般,刚能够养家活口。
“卫兵,你这技术还不错嘛!”
上了国道开了将近大半个上午,张文林也有些乏了,原本两人打算找个地方歇歇脚,石卫兵却接过了方向盘,一开始张文林还有些忐忑,但是没想到他车子开的还真不赖。
“以前在部队的时候学过,姐夫你这车好,比部队首长的车也要好一些,我以前哪里开过这么好的车。”
石卫兵这句话倒是真的,他专业已经有三四年了,当初初中毕业没多久托关系去部队,一开始就学过这些,只是后来转到的炊事班又过了几年,这一算起来也有好些年了。
当初他在部队的时候只怕部队的首长都没开过奥迪车,就更不用说张文林这辆年初才下线生产的奥迪200了。
两人到了将近傍晚的时候才赶到山城市,这人生地不熟的也没过好去处,于是就随便下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旅社。
由于溪岭和全州都是在山城北部,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就驱车首先去了溪岭,一进城后,迎面而来的就是一股子燥热的气息,这时候山城市还没有成立直辖市机构,当地的经济条件看起来并不好,即使是张文林也不由得皱了皱眉。
原本他以为坝头就已经算是够落后了,但是进了溪岭之后一路下来这才发现这里的情况还要差一些。
逛了整整一天,两人别说烤鱼了,就是个吃鱼的店都没找到几家,张文林甚至都在想是不是张晨记错地方了,到了下午两人回了旅社休息,一直到傍晚的时候这才出来找地方吃饭。
第六十八章 老万烤鱼
(本章大量虚构,情节不实,各位兄弟不喜勿喷!)
溪岭的经济水平在96年很落后,即使是在整个山城地区,排名应该也算是很靠后的。
张文林和石卫兵兄弟俩除了旅社后,在临近不远的一条小街上随便找了一家小饭店炒了几个特色菜,老板是一个年纪约莫五十来岁的中年男子,比较胖,给他打下手的女人应该是他老婆,夫妻俩人操持着这个店面。
“老板,你要的烤鱼今天做不了,你看能换个菜吗?”
张文林和石卫兵相视了一眼。
原本这烤鱼是张文林随意加的一道菜,饭馆的菜单上并没有,这边人生地不熟的消息打听起来没那么容易,他也只是想试探一下。
“老板,你们这里有没有吃烤鱼的地方。”
胖老板也不以为意,来这里吃烤鱼的人也不在少数,溪岭的烤鱼虽然不是什么名动大江南北的名菜系列,但是在在本地还是很出名的,只不过这几天出了点问题,前段时间烤鱼店有几个外国人吃烤鱼吃出了卫生问题,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整顿,连夜市上的烤鱼摊子都消失了有几天的。
这个时候基本上没有人敢顶风作案,尤其是在涉及到外国人的事情上,某些机构总是很有作;无;错;小说 m。quledu。为。
“老板,这几天你来的不是时候,要是以往这路边上到处都看得见吃烤鱼的地方,您瞧好了,我给你换个泡椒鱼怎么样?”
张文林点了点头那老板就自顾着去后厨忙活去了,不到一会儿就端出两盘菜,一盘正是老板说的泡椒鱼。
白嫩的鱼肉翻卷过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