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幕的秋妹跑来问:“虎丫你的歌伴舞,下个节目是歌舞,二龙来了吗?”
“我替吧,你报幕。”
虎丫唱起了《谁不说俺家乡好》。
巧秀领着玲玲四个小姑娘伴舞。最后,虎丫也参加进来,五人舞成一团。虎丫从心里热爱这里的每寸土,每个人,放声唱到:
“谁不说俺家乡好,哎……”
最后,震天的锣鼓声中,扭起了东北大秧歌,台上台下,欢声一片。
呼呼的炉火把每个人的心都烤得热热的。
虎丫在门口遇到嘎三,虎丫主动说话:“哎,别探头探脑的!你也来参加吗?”“我没演过,怕不行。”嘎三嘴里这么说,心里是怕不要他。他自己不爱呆在家里,又不敢去找长毛,陈叔叔警告他:“千万不能再出事儿,坏种要害你,只有你自己保护自己。”大年初一,他听到锣鼓声,心又痒痒了,他会打鼓呀!
嘎三悻悻地往回走,心里孤单单的,特别难过,眼泪就要流出来了。不知为什么,他近来总想哭,不像个男子汉。原来嘎三可不这样,啥也不想,啥也不怕,豁出一切。现在不行,他想妹妹,妈妈,还有小伴……心里酸酸的,走得很慢——
虎丫追上来说:“你是大男人,男子汉谁都不怕。”
“男子汉也没用,他们往死里弄。”嘎三顺下小眼睛。虎丫却攒起了小拳头,瞪大杏核眼:“对坏种,抓住他们,不能怕。”
虎丫发现嘎三身上也有可怜的地方,心头上的恨小多了,抽空来看嘎三奶奶,把好吃的给老人。嘎三也不敢露面,他怕长毛收拾他。
长毛真的在找他,连嘎三都以为他玩火引起大火。原来竟是长毛放的。长毛找嘎三,看见他们在玩火,扑火,趁机防火……本以为一场大火烧个光,又叫大兵给搅乱了。他要瞅准机会亲自干掉陈东,嘎三……凡是碍他眼的人,都该死!
“有心事吗?”虎丫问。“没什么,我路过,看到演出,就跟过来了。”嘎三欲言又止的样子,“我能参加吗?我会——”“对了,你会唢呐。欢迎加入。”“真的?”嘎三乐了。虎丫这么友好,是他没有想到的。他担心姑姑不要他,就说:“我怕姑姑不同意。”“没关系,我去问。”虎丫跑回屋,心直口快地说:“嘎三要参加演出,姑姑,算他一个吧,可怜巴巴的。”“这样的捣蛋鬼,你敢要?”姑姑故意逗他。“嘎三有转变了,不能老眼光呀!”“看,我们的虎丫也想团结了。快,让他进来。正好老慢没来,打钹的活让给他,试一试。”
嘎三进来,逢人就点头哈腰,逗得孩子们之直乐。嘎三看自己实现愿望,心里有了底,表现格外殷勤,他冰冷的心有了温暖,有了盼头,格外积极起来。
孩子们冷热参半,对嘎三还算友好。只是铁蛋不买账,气哼哼地不理不睬。嘎三暗暗咬牙,表面还笑嘻嘻的。虎丫看不过意,偷偷给铁蛋一拳。“别拉个脸,像个凶神,谁招你了。”“我就是看不上你们那个样儿,不分好歹。”铁蛋不信嘎三能改好,说不定有个什么花花肠子呢。
那边锁柱打鼓不太熟,见嘎三来了,主动让嘎三打。这小子可是打鼓能手,他甩着头发,抖着长衣袖,浑身摇晃,使劲打着大鼓。鼓点儿急了,人们扭得欢,鼓点慢了,人们浪得缓。铁蛋对鼓声格外敏感,扭得格外有劲儿,冲着嘎三挤挤眼睛,表示着友好。锁柱接过鼓槌儿,嘎三有抄起唢呐,高亢的唢呐声让人们扭得更欢了。这声音给震区的新年平添了生气。
第十九章 大堤上下
而这个不寻常的春节吧嘎三弄明白了:虎丫这些孩子是真心对他好。想想冬林,想想巧秀。嘎三不是死木头,他也要变好,他在练节目时也炼自己的心。
星期天,晴空万里,春风鼓起大马车上的红旗,呼呼地飘。他们要给修大坝的民工慰问演出。“红领巾演出队”六个大字金黄刺眼。马车上,洪大伯鞭子一甩,马蹄得得,沿大坝向东,送孩子们去演出。一路上,孩子们闲不住,锣鼓喧天,歌声嘹亮,招来不少看热闹的小孩。
工地歇气儿,姑姑和总指挥联系好。大家行动迅速,铁蛋插好大旗,锁柱摆好大鼓,小后台就在大鼓四周。巧秀检查每个人的道具,尽管临走时查了几遍,她还是不放心,特别是虎丫几个小同学。
锣鼓一声,秋妹报幕:“红领巾演出队向修堤的叔叔伯伯致敬。第一个节目《火热的工地》。”
这时在丰收歌舞的基础上改成的。先由虎丫和大春边歌边舞——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
重灾震区秧歌闹。
哎呦呦——
欢庆军民大战辽河套。
红领巾,飘呀飘,
跳起秧歌来问好。
虎丫叫姑姑教会了《回娘家》,她却不当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