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不敢说与历史上的那些名将……譬如什么韩信、霍去病等人相比,但眼下团山军的将领却有一处明显的改变,那就是务实、精打细算。
那兵法中不是常说“多算胜,少算不胜”么?现在的情况明显守城更加有利,故而大家的意见都很统一,可是……张大人为什么说不想守城?!
张力当然知道大伙儿的想法,毕竟这些人都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成长起来的,所有将领学习的兵书,都是张力精挑细选、摒弃掉一些水平不行的。经典的兵书有很多,张力最推崇的,依然是《孙子兵法》。
张力对在场的团山军高级将领道:“这一年咱们团山军勤修内功,鞑子也没有闲着,大家都知道,鞑子眼下对火器的重视,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咱们要做的,便是一战摧毁鞑子重新竖立起来的信心!昔年陈汤有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心实向往之!”
顿了一顿,张力脸色有些潮红,接着慷慨激昂地道:“这话大伙儿应该听我说过很多次了,不过陈汤前面还有一句,我现在告诉你们。”
众人的情绪被张力带动了起来,个个都竖起了耳朵。张力眼睛中带着无比的坚定,一字一句地道:“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
话一落地,高元良重复了一遍张力的话,击掌赞道:“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顿了一顿,高元良只觉得气血上涌,整张脸涨得通红:“应该把砍下的敌人首级悬挂在蛮夷居住的槁街,让他们知道,敢于侵犯强大汉人的敌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干掉他们!”
“即使再远,咱们也一定要干掉他们!”朝鲁、木头潘霸天等人齐声高呼,一时间每个人的情绪都激动万分!(未完待续。)
第461章 躺枪的《三国演义》
为将者,除了处处谨慎小心之外,还必须有大将风度!
战争确实是多算胜少算,但是如果敌我双方都很精明、谨慎,那么决定战争胜负的,很大程度取决于主帅的魄力!
随着满清的“汉j队伍”升级,奴儿哈赤时代的李永芳那种有勇无谋的汉j二狗子地位迅速下降,眼下鞑子那边位居高位的乃是洪承畴、祖大寿、孔有德这帮人!
甚至张力隐隐有些担心,也不知历史上最大牌的“正印汉j王”吴三龟吴公公什么时候投靠“我大清”?这些人,即使放在大明朝,也都是一等一的战略高手呀!
也许前两年团山军可以吊打满清的什么敖尔汗之流的垃圾,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团山军要面对的,都是一些“汉人精英”!
那祖大寿打了一辈子仗,洪承畴更是拥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他们一点都不弱!
所以,团山军该谨慎的时候要谨慎,该放手一搏的时候,必须放手一搏!
这些话,光靠说没用,需要团山军的将领切身体会,慢慢才能有所提高。
张力做了一个示意大家安静的手势,接着开口道:“我不守城而与鞑子正面对决,也并不是仅仅凭着一股子血勇,其实也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
高元良一听这话,立刻朗声道:“还请大人不吝指教!”
张力微微颔首,眼神深邃了起来,淡淡地道:“守城?我们守城鞑子确实攻不下来,然则,将所有兵力集中守这清州城,就算守住了,又有何用?!”
高元良等人恍然大悟,是呀,守住清州城,毛用都没有啊!
鞑子分兵围住清州。其余的兵力将朝鲜国灭了,等到那时候团山军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了?
张力一锤定音,下了决断:“城内留五千兵卒守城,其余三万五千大军尽数出阵。在清州城北三里列阵与敌人决一死战!”
“末将领命!”众将齐声应诺,脸上都是坚毅之色!
……
多尔衮被朝鲁的骑兵折腾了一整天,一直不得安生,特别是入夜以后,那清国大军圆阵中点起了无数篝火防备团山军偷袭。敌情不明。多尔衮也不敢贸然派兵出战,实在是憋屈到了极点。
等到后半夜朝鲁的骑兵撤了以后,清国大军才总算是休息了两个时辰。天色微明之际,多铎的援军终于抵达,到了此刻,多尔衮才彻底放下心来。
正白旗和镶白旗外加汉军旗,会师之后兵力达到七万,就是是平推过去,昨夜侵袭的那点儿团山军也是不够看的。
等到多铎大军稍事休整之后,清国七万大军便浩浩荡荡地向南边的清州城进发。先前多尔衮大军原本就没带多少斥候。加之尽数派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故而不得不结成防御阵型担惊受怕了一整天。现在与多铎大军回师之后,多尔衮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出大量斥候,为防止再出什么意外,还拨了一千骑兵护卫。
此刻清军已然开拔,因为斥候回报说团山军已经占领了清州城,并且在城外集结,有阻击“我大清”军队的迹象。
多铎是奴儿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与排行十四的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他对自己的这位亲哥哥多尔衮向来最是钦佩。一切事情都唯多尔衮的马首是瞻。
黄台吉当年*死二人的亲生母亲大福晋阿巴亥之后,一直压制兄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