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一套被褥,再吧崇祯皇帝抬回床上。此刻崇祯已经陷入了昏迷的状态,双目紧闭,脸色惨白,嘴里发出难以分辨的含糊的呓语。王承恩看着皇帝这个样子,心里也是一阵焦急,一面命人去请太医来诊治,一面又命人在室内烧上浓浓的檀香,以驱赶血腥的气味。
换下来的被褥、椅套、床单、幔帐、地毯等等都立刻拿出去烧掉,力争不留一点蛛丝马迹。忙完这些。王承恩才微微松了口气,立即叫来那几个太监询问。
王承恩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淡淡地开口问道:“万岁爷究竟是为了什么杀人的?”
一名小太监慌慌张张地道:“小的不知道呢!小的听到声响进来的时候,万岁爷已经……”
王承恩眼睛微眯,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小太监们不可能欺瞒自己,那他们应该就是没有见到万岁爷杀人的情形了……呃,想必若是他们在场,万岁爷肯定也会将他们一起诛杀了。
王承恩略一沉吟,换了一个方式询问:“万岁爷不是已经安歇了吗?为什么又起身?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太监们连忙回答道:“宣府送来紧急文书。说是建奴打进来了,好几个地方失守呢,万岁爷这才起身的……”
王承恩心神一凛,目光一下转移到御案之上。那桌子上果然是有一封“八百里加急”。王承恩快步走了过去,正要拿起来看,耳边又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一回头,却见一名小太监跑进来禀报:“王公公,文武百官都已到齐,等着万岁爷上朝呢!”
王承恩一怔。旋即抬头看了看门外的天色,只见外面微微有些泛白,却也还不是早朝的时候。
“万岁爷传了文武百官上朝?”
一众小太监们连连点头:“回王公公的话,正是如此。”
王承恩瞥了一眼龙床上口眼歪斜的崇祯皇帝,将那封八百里加急交给了前来禀报的小太监,皱着眉头道:“你出去传旨,万岁爷因为方才深夜起床,不意受了风寒,现在头疼、发烧,无法上朝,边关的事就先由内阁首辅温大人会同兵部的大人们商议妥当,再行上奏好了。”
“是……”那名太监双手接过文书,快步退出了御书房。
王承恩回到皇帝床前,看着崇祯皇帝惨白、扭曲的脸,下意识的伸出手去摸摸崇祯皇帝的额头,果然是火烫的,烫得他的心中也是又惊又慌,对身后的小太监道:“太医怎么还不来?赶快去催!”
那小太监连忙快步跑了出去,王承恩守着崇祯皇帝,心中恐慌得顿觉一刻的时间比一年还要长……
与此同时,满朝的大臣齐集太和殿上,在内阁首辅温体仁的住持下议事。由于建奴兵锋已经杀入宣府,正往京师杀来,议事比往常要顺利一万倍。
“疯狗”御史言官们也乖乖闭了嘴,平时撕*倒也无妨,这会儿军情紧急,哪个不醒眼的耽误了军情,正好被朝中“衮衮诸公”弄出来当替死鬼……“疯狗”那也是有智商的,不是“傻狗”……
所有人放弃了喋喋不休、争论不已的议事习惯,都眼巴巴地看着首辅温体仁……
温体仁心中那个急啊,恨不得有几个傻帽出来“献计献策”……到时候成了自然是自己的功劳,若是不成也有人垫背……可是能站在太和殿上的个个都是人精,又岂有蠢货?
温体仁想躲也躲不过,然则他心中也非常清楚,此时乃是千钧一发之际,下的决断一定风险极大。
温体仁看了次辅周延儒一眼,只见那“j贼”一副智商为零的表情看着自己,脸上写满了“首辅大人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神色……(未完待续。)
第366章 不愿意做人
思忖良久之后,温体仁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正当周延儒等着看温体仁笑话的时候,温大人开口了:“诸位,眼下军情紧急,依本官之见,朝廷便如崇祯二年之故事,用当时皇上定的对策应对即可!”
这话一落地,满朝大臣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尼玛,果然不愧是老j巨猾的温体仁!他现在用崇祯二年皇帝的应对之策,就算后面事有不谐,又有谁敢放个p出来?皇上当初的应对之策,温大人照搬,事后谁敢追究?
周延儒顿时像一只斗败了的公j,心头不住地滴血:温贼果然老辣,哼哼,这样一来,他便将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了……唉,看来扳倒温老贼的事儿“任重道远”,还得从长计议才是呀!
大臣们都很清楚崇祯二年,鞑子入寇,圆嘟嘟勤王那次朝廷是如何应对的,由于是先前皇帝批准的策略,故而也没人冒出什么杂音来。【】
温体仁意味深长地瞥了周延儒一眼,心中冷哼一声:想跟老夫斗,你还嫩了点!
很快应对之策便定了下来:
其一,即刻宣布京师戒严,调集附近和京师内所有的兵力保护城池;
其二,发出羽檄,召蓟辽总督洪承畴火速率军入关抵御建奴军队;
其三,征募四方援兵,入京勤王。
紧接着,羽檄和诏书也以最火速的“八百里加急”发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