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医匡九合 > 第230部分(第2页)

第230部分(第2页)

高元良可是团山军中第二号人物,这卢象升先前虽说官职极大,但现在已经削职为民,而且还永不叙用,等于注定是布衣终老了张大人竟然如此看重他

卢象升一脸震惊之色,失声道:“张张大人,这这如何使得”

张力微笑着走到卢象升面前,忽然躬身一揖,朗声道:“九台先生受不白之冤唉,既如此,还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以救天下苍生”

卢象升不是蠢人,苏醒以后的这段时间通过他细致的观察,他也隐隐猜出了张力的心思。、、、。‘。原本。这是大逆不道之事,绝对不能为以前的他所接受。

是的,石景山之战以前的卢象升如是。可是从天雄军全军覆没的那一刻起,他对朝廷、对崇祯皇帝已经失望透道。

木头、伊泽等人也都赞同高元良的看法,张力微微颔,目光深邃了起来。

思忖片刻之后,张力一锤定音:“诸位都下去做好准备,回头本官会制定一个方略出来”

顿了一顿,张力接着道:“不管蓟辽军怎么样,总归是我大明的军队,顺义的围我会想办法解。在此之前,咱们还需要获得更多的好处才行”

张力口中所谓的“好处”,大家都懂的,自然是说朝廷了

卢象升此刻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涟漪,自己先前做人做事,是不是不够成熟唔,张力年纪轻轻,能将团山军带得如此之好,确有过人之处。在这个黑暗透顶的年代,自己这样“愚忠”之人,没有被算计致死,已经算不错了

崇祯六年的秋天来得明显,才只进入九月,整个北京城便到处都是一片秋风萧瑟的情景了。京师的戒严一直没有解除,每日只有午时和未时两个时辰,也就是大致等于后世点到5点的四个小时里,允许百姓离开家中来采购一些生活用品。

现在京师的补给全数依赖库存,好在天子脚下粮食物资先前还算囤积得比较多,不过眼下也已经开始告急了。从山西、河南等地运来的粮食价格比原来高了十倍,可是京城中的百姓还是不得不接受,毕竟现在乃是战时。

皇帝和大臣们的供应却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晋商暂时不敢直接与鞑子做买卖,可是运粮进北京城那可是为国分忧之事。自然而然,各级文官大老爷们向来不用买粮的,自然有晋商商行将物资双手奉上,分文不取。未完待续。

。。。

。。。

第405章 无兵可用

这几天物价飞涨,原因自然是蓟辽军顺义的消息传了出来,晋商带头坐地起价,粮价一日数涨。

物价涨与不涨,与朝廷“衮衮诸公”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与蓟辽军十余万人被围相比,升斗小民的生计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事儿。

所以朝廷一连议了五日解围之策到了今天,已经是第六天了可是,依然没有任何人提出任何可行之策。

太和殿上,眼瞅着今日朝会又要“无疾而终”了,崇祯皇帝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整个人险些就要晕倒。

他已经强撑了好几天,从最开始的心急火燎,到茶饭不思,到现在几乎就是“哀莫大于心死”,不管文武百官说些什么,他一丝兴趣都没有。

在崇祯皇帝心中反反复复念叨着一句话:“列祖列宗不再保佑朕了列祖列宗不再保佑朕了看吧,大明边军最精锐的十数万蓟辽军尽数被围在顺义,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朝臣们一个个都三缄其口,都说些没营养的话儿,等着散朝的钟声到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大臣们有门路的自然是门子、小厮、门客、幕僚各种派往昌平的鞑子大营暗中勾连,没有门路的也收拾金银细软,准备往南京闪人。

看着如退潮之水散去的一众文臣武将,崇祯皇帝目光呆滞,他早就没有了激情,心中只剩下了冷漠。

“哼哼,也不知这里面有多少人暗通建奴,等着迎接新主子”崇祯恨恨地低声骂了一句:“真是该死通通都该死”

众臣子都散朝而去了,不过首辅温体仁和次辅周延儒却留了下来。

这段时间温体仁和周延儒明面上一团和气,一副同心戮力共度难关的表象,让不少人啧啧称奇。按说东林党魁周延儒那自然是与“奸贼”温体仁势不两立的,怎么周大人竟然改了性子

周延儒自然是对外宣称现在是非常时期,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即使是温体仁。也不宜消耗太多功夫在内斗之中

对此,温体仁自然是心头敞亮。周延儒现在如此这般行事,实在也是领悟到了纵横官场的不二法门。眼下形势危如累卵,皇上自然是“无比圣明”的。那么就一定是有大臣不尽心办事,导致国事糜烂至此。说白了,满朝上下都在找替罪羊而且,这个替罪羊身份不能太低。

本来卢象升将先前京西大溃败的黑锅已经背了,朝廷衮衮诸公们都皆大欢喜。然则。现在蓟辽军在顺义被围,这个锅,又能甩给谁

目前朝中形势可谓一触即发,只要稍稍走错一步棋,便会被对手抓住破绽,导致满盘皆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