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天下局势如何,皇帝的生日总是要过的。到了万寿节这一天,除了一部分实在已经无力存活的人家在忍饥挨饿的“等死”之外,只要勉强可以凑活度日的人家,总要“喜庆”一番,以示对皇帝的忠心,对大明朝的忠心。
甚至,这是比春节还要隆重的节日,因为这不是一个节日,这是一个政治态度。升斗小民们不懂太高深的道理,但是对皇帝不敬那可是要满门抄斩的。
在大明皇宫中,不管国家的财政再怎么困难,民间的经济多么萧条,百姓的生活多么痛苦,也绝不会减少了供应。光是为了“万寿庆典”这件事儿,偌大的皇宫早从一个多月前就已经调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先把皇宫中看起来有些损坏、陈旧的地方重新修缮了一番,再把整个紫禁城全面粉刷、油漆了一次。这么以来,每个地方都看起来“焕然一新”了。
皇帝又年长了一岁嘛,自然要除旧布新了……
为了“万寿庆典”所准备的各种器具、装饰品,也花了大把的银子来置备。皇宫里的人,从皇帝、皇后、皇贵妃到皇子公主们都添置了各式新衣新帽新鞋新袜乃至于新饰物,连平日里稍微得宠的宫女、太监们,也赏了新衣……
这样,用民脂民膏所营造出来的大明皇宫,呈现出了一番“普天同庆”、“欢欣鼓舞”的假象……(未完待续。)
第347章 万寿庆典
到了万寿节这一日的朝贺大典上,所需要花费的费用又更多了……大明朝有一套已经沿用了二百多年“万寿庆典”的繁文缛节。【阅】在万寿节这一天,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在太极殿上向皇帝跪拜朝贺。
这套仪式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的讲究、琐碎,过程又非常的冗长。
重要的是,这一套仪式举行下来的费用,可以支付大明九边所有边军一个月的军饷……
朝廷再没钱,万寿节那也是绝壁不能省的,否则岂不是折损了万岁爷的颜面?!即使全国的军民都已因为贫穷而快要活活饿死了,还是没有任何一个大臣给建议停止或者删减部分经费举行这个只有表面而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典礼。
更何况,崇祯皇帝本人非常热衷举行这种让他高高在上地接受别人跪拜的仪式……
典礼一次要举行好几个时辰,皇帝升殿、击鼓鸣钟、奏乐、礼官宣唱各种赞词,而后文武百官跪拜,山呼万岁。
至始至终,崇祯皇帝必须头戴外观华丽,重达十多斤的冠冕,身穿以金丝织成的又重又硬的龙袍,纹风不动地高坐龙椅,保持一副“尊贵”的面貌。
此刻,内阁首辅温体仁正笑眯眯地打量着崇祯,脸上涌起了无限的得意之色……
这一次万寿节,最大的赢家不是崇祯皇帝,而正是首辅温体仁。
皇帝的内帑有多少银子,温体仁不知道,但是这些年皇上一次又一次地被*着“发内帑”,不说仓库空空如也,反正所余也不多了。
崇祯发疯了一般想捞钱,然则他的手段远远不如他爷爷万历,更加上本朝历任首辅周延儒、温体仁都是老j巨猾之辈,崇祯被玩得团团转,内帑是一发再发。
譬如这次万寿节之前,最要面子的皇上竟然囊中羞涩。一赌气竟然三日没有上朝。大臣们个个心知肚明,皇上找户部要钱办“生日派对”,可惜户部尚书侯恂表示,户部仓库里除了老鼠屎。什么也没有……
皇上当时龙颜大怒,可惜然并卵,没人搭理他。在这个皇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首辅温大人出手了。
温体仁决定要送一个大大的红包给皇上,以便自己“卒于任”……
可是大臣给皇帝送红包。总归有些不好办,需要一些特殊的“管道”才行。
最接近皇帝的莫过于太监与宠妃,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而太监的这条管道温大人早已建立起来,运用自如了。然则万寿节“送礼”却不方便用太监的渠道,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有更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曹公公的老j巨猾程度不弱于温体仁,温大人不放心将红包托他转呈。
可不是么,温大人自个儿收了钱不办事的时候那也是常有的,要转呈皇帝。太监太j猾信不过。
剩下的另一条渠道便是宠妃,这条管道虽然比较困难,却也不是毫无办法,温大人自然想到了一条终南捷径,那就是由外戚下手。
“从周奎和田弘遇这两个老家伙身上下手,方便得很……”
周奎是周皇后的父亲,田弘遇是田贵妃的父亲,最重要的是这二位基本等同于“暴发户”,耍心眼是万万比不过曹公公的,所以温体仁觉得能够控制住他们。
周皇后位居中宫。生的儿子已经被立为皇太子,周奎的身份既是现任皇帝的岳父,也是未来皇帝的外公,怎么看都是“贵不可言”的。虽然就明朝的体制来说。外戚没有政治上的实权,但是制度毕竟是死的,人却是活的……更何况,温体仁所想利用周奎的,并不是实质上的政治运作,而仅仅是一条送红包到“皇帝家里”的通路而已。
玩政治。温大人怕过谁来?现在是要玩“亲情”嘛……
而田贵妃父亲田弘遇的利用价值也是与周奎大同小异的。周皇后端庄,田贵妃妩媚,这是人所共知的。所谓“娶妻以德,娶妾以色”,田贵妃在容貌上是要胜过周皇后的。皇帝也是男人,当然更爱美女了……
虽然就长期的观点看,宠妃存在的价值仅限于现任皇帝在位之时,而不如皇后。因为皇后是储君的生母,存在的价值可以延伸到下一任皇帝。但是就短期而言,宠妃对皇帝的影响力那是远远高于皇后的。更何况陛下“春秋鼎盛”,一看就不是天启皇帝那种短命鬼,没准在位四五十年也不一定。
所以,田弘遇的价值在眼下是要超过周奎的。
当然,温体仁心里很清楚,以往也有不少官员想走这两条门路。但是那些人即使送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这两条门路却也还没有走通……显然那些官儿太“中二”了,图样图森破呀!
庆典依然如常进行,温大人也自然一脸肃穆,继续想着他的心事……
“都是些死脑筋!银钱只送到外戚手中,外戚又没有实权,送了多少银子那还不都是喂了狗了,只平白肥了那两个生了”好女儿“的家伙……”
温体仁不由得有些不爽,自己也生了女儿,怎么就没选上皇后、贵妃呢?
若是选上了,还需要如此这般费事,上蹿下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