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点点头,依言坐到了客位之上。
没错,这位四品文官,正是崇祯朝的第一忠臣……卢象升,没有之一。
如果说袁崇焕的功过后世有争议的话,那么卢象升此人是没有任何一个后人说他有问题的。
要赢得当世人的尊重,并不难;
然则要赢得后世人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尊重,很难。
在后世没有半点争议,即使历朝历代的太祖都做不到……
宋代岳武穆做到了,明末卢象升也做到了。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对崇祯朝的大臣非常不屑,然则一人例外,便是卢象升。
《明朝那些事儿》中用一句话评价卢象升……‘《中庸》有言: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矫‘ 在古汉语中意思是‘强大的样子‘,《中庸》里的‘强哉矫‘,乃是是反复感叹,表示强调,可以理解为……这才是真的强啊!
卢象升是在与清军作战中阵亡的,按理说是鞑子的仇人。
然而鞑子修的《明史》,评价卢象升,第一句话开口就是‘赞曰‘!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卢象升在庄烈帝(崇祯)时,岂非不世之才,乃困抑之以至死,何耶!‘
站在鞑子的角度,也无法黑强大的卢象升,不得不承认他是‘不世之才‘。只是修史的换了个角度跪舔‘我大清‘,说崇祯不会用人,‘天意可知‘。
卢象升战死之后,在崇祯朝由于权臣作祟,没有获得谥号。
而他在南明福王时追谥‘忠烈‘,清朝更是追谥他‘忠肃‘。
‘我大清‘竟然追谥前朝抗清名臣,有此可见卢象升的强大。
赢得自己人的尊重,不难;
然则赢得敌人的尊重,很难。
宜兴卢忠肃公祠堂有一副后世人写的对联,可以简单的评价卢象升的一生……
‘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有明二百余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巨鹿城边,讵知忠孝精诚,赍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没则为神,惟公三十九岁春秋,寿以千古,撷芹藻斩蛟桥畔,想见艰难砥柱,感怀那禁泪沾襟。‘(未完待续。)
第236章 三掌之誓
卢象升现在的官职是北直隶右参政,整治大名、广平、顺德三府兵备。【阅】
也就是说张力是一个地方的兵备道,这位卢大人大致等于兼职三个地方兵备道……
而且这三个地方都是京师周围的战略要地,非同一般。
张力很清楚,明年崇祯六年,卢象升便要一飞冲天,他会升任右副都御史,总理河北、河南、山东、湖广、四川军务。
这等于是集后世几个大军区司令员于一身了!
不过他此时的对手,还是农民军。
农民军遇到他,印象中愣是是没赢过一阵……明史中记载‘贼骇走,相戒曰:遇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