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83部分(第4页)

第483部分(第4页)

几乎在德军枪炮声响起的那一刻,一支由一个排组成的突击队就出发了……

一个排的兵力看起来似乎有点少,但张弛对同乡人这个安排还是认同的。

原因很简单,这次突袭重要的不是人多,而是“奇”……在他们面前只有一辆“虎式”,只要有一发火箭筒能够命中就足以将其打残或是摧毁,所以这需要的不是人多,人多了反而增加了被敌人发现的慨率。

突击队小心翼翼的带着浮具下了水,然后在枪炮声的掩护下缓缓朝“虎式”的侧翼游去……

一个排,以班为单位分为反坦克小组,每个小组携带一门巴祖卡火箭筒……火箭筒由两人负责,一个负责射击另一个负责装弹,其余的就手持步枪及冲锋枪为火箭筒提供火力掩护。

这样的作战并不容易,尤其是火箭筒,如果在海水里受潮就很难成功发射,而战士们又不能对火箭筒做过多的防水措施,否则的话……当战士们绕到“虎式”侧面发现目标的时候,就得先把防水拆除,这就很有可能会错失战机。

因此,战士们就只能将浮具垫高,摆上了火箭筒或是弹药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防水布,接着推着浮具缓缓往前游。

第九百二十二章 突袭

接着张弛就不知道那头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一个排的突击队员很快就消失在水雾中不见了踪影。

从这方面来说,张弛倒更希望自己看不见,因为如果自己看得见的话也就意味着敌人能看得见。

带领这支突击队的是个叫马力的连长。

这名字是取自“路遥知马力”,由此就可以看出他的父母是有点文化的……事实上,马力的爷爷是清朝最后一批科举考试的进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是1904年)

马力原本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书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本应该在大学里完成学业然后继承父亲创办的报社。

但谁知道会有这个抗日战争,而且远征军还大量招收有文化素质的兵……抱着一腔热血的马力瞒着父母就报了名,然后就被送到了缅甸。

此时的马力不敢多想,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这个任务有多重要。

一团团烟雾在眼前晃过,耳边只有枪声和炮声,时不时还有几发炮弹在周围炸了开来掀起大片的海水从四面八方向自己扑来。

马力不由担心的朝后望了望,他身后就是一名火箭筒射手……马力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因为这支部队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就像之前说的,因为空降及战场的形势建制已经打乱了。

马力只知道这名火箭筒射手瘦瘦小小的,看起来就像是个小孩,于是他就称呼他为“小年轻”。

马力朝火箭筒扬了扬头,意思是让“小年轻”保护好火箭筒不要让它受潮。

“小年轻”点了点头,嘴角微微一笑,似乎是在说:“放心,我能应付!”

计划看起来很简单,就是绕到“虎式”的侧翼然后将其击毁。

但马力很快就发现占事情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

首先是敌人的位置。

“洪泛区”里的烟雾和水汽的确能为突击队提供掩护,但同时也使突击队员睁眼如盲……眼前就灰蒙蒙的一片,能见底就只有几米,根本就看不到目标。

其次就是火箭筒发射的问题。

要知道火箭筒的重量有九斤左右,火箭弹的重量有三斤。这样的重量在陆地上或者算不了什么,但在水里而且还是不断浮动的水里……扛着这十几斤重的东西保持平衡都不容易,就更不用说瞄准并命中目标了。

但此时的马力也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他没有其它选择。

张弛显然是没考虑到这方面的难处的,他更多考虑的是战略或是计划上层面的问题,至于具体实施及实施中会碰到什么困难……没有去切身的做一遍还真很难发现。

这也是部队在进攻之前往往要进行演习的原因之一。

又往前游了一会儿,马力就找到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