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 第454部分(第3页)

第454部分(第3页)

它们的武器装备也是最差的,有些后勤部队甚至连步枪都没能配上。

于是这两个军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他们在进攻马雷斯防线的战斗中基本是属于“打酱油”那种类型的。

吉罗将军是打着个如意算盘……把这两支几乎没什么战斗力的部队交到中**队手中也不算食言,同时对阿尔及利亚人也有了交待,但对法军直接掌控的佐阿夫兵团又没多大损失。

对此库克依也感到十分愤怒。

“看吧!”库克依说:“法国人就是这样,我了解他们,他们根本就没有诚意让我们独立,只是想利用我们,所以他们才不放心把好的部队交给我们!”

“这不重要!”张弛说。

“不重要?”库克依对张弛的话表示不解:“将军,你不知道这两支部队是怎样的部队,他们根本就不能打仗……简单的说,他们就跟我们在战场上碰到的意大利人没什么区别!”

“意大利也不是天生就胆小怕死的!”张弛还是信心十足。

“将军的意思是……”

“意大利人之所以会这样!”张弛解释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英勇作战的动力及击败敌人的信心,再加上疏于训练军队内**成风,于是自然没有战斗力!同样第五军、第六军也是……在法国人手里,他们也不会有作战的动力和必胜的信心,尤其那些法**官还一个个都是混蛋。但进行改革后就不一样了,明白吗?”

库克依不由点了点头,因为张弛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佐阿夫兵团第一军的战斗力就是在改革之后短时间内就上了一个台阶,同样第五军、第六军也不例外。尤其是此时这些军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属于阿尔及利亚自己的军队,于是百姓参军的积极性也就更高了,他们也就会有更好的兵源可以补充。

其实国家或者民族大体都这样,没有哪个国家或是民族是上等民族或是劣等民族,或是哪个民族的智商特别高又有哪个民族的智商特别低……当然,民族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这些现在看起来十分落后而且无能的国家或是民族,他们缺乏的只是一套正确的制度引导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上升渠道而已。

比如德国,一战前的德国最缺乏的其实就是团结,国内各势力彼此为了私利不惜与国家的发展背道而驰:

海军派认为海上利益是“德国的生死问题”,力主发展海军,并全力准备对英作战。陆军派则主张全力发展陆军,重点打击法国。金融家和商人们希望进入巴尔干、土耳其和近东,要求优先打击俄国。东普鲁士的容克贵族们则要求优先保护他们的财产安全。

各有各的相法而用各自互不相让,结果是:“向每一方挑战但每一方都无法获得胜利”。

用当时世人的眼光来看,德国是世界上最没有希望的国家。

但谁又能想到这个“最没有希望”的国家会在随后的一战和二战中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

同样的,中国在满清那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和制度下,也被世人甚至是许多中国人认为“没有希望”……要举出例子十分容易,比如自毁长城,再比如在外敌面前依旧内斗不止,还比如数十名日军就可以占领一座城池就可以轻松的屠杀数千人等等。

于是许多人由这些现像就得出了中国人不团结、不如外国人等,流传得最多的就是“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等消极、讽刺的话。

这真的是民族问题吗?

事实已证明并非如此,其仅仅只是缺乏一个正确的战略引导,现代的中国已经在正确的战略引导下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强国。

同理,现代的印度也一直是网友所嘲笑的对像,因为它还存在许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奇葩事件。

这也不能就得出印度人是劣等人等结论,他们同样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有一天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践的话,那么很快就会变成另一个样子的。

从这一点来说中国还是很幸运的,因为它在现代已经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来了。

第八百四十八章 石油

新派来的佐阿夫兵团第五、第六军被安排在了巴勒莫城外,分别位于巴勒莫的西面和南面,与驻守巴勒莫的第一军形成一个三角形,以防止敌人的进攻……其实这不过是为了不时之需,自从德、意军撤出西西里岛后就基本不会遭到敌人的进攻。

整改的事,张弛就全都交给库克依、同乡人和朱安将军去折腾,反正已经有了之前第一军整改的经验,现在只需要依葫芦画瓢也就可以了,张弛所要做的就是千篇一律的批一些文件……说起这事,张弛一辈子都没有像这样一遍又一遍的写着自己的名字过。

“将军!”这时两个中国人在张清粕的带领下走进了指挥部。

张弛看着他们挺面熟的,却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在张弛发愣的时候,为首的那年轻人就笑道:“将军是贵人多忘事,都认不出来了吧!我是刘振国啊!咱们在新京见过……”

“哦,刘振国!”这时张弛才想在新京见过的那批知识份子,当时他们还向张弛建议要改教科书甚至废除汉字之类的。

“来来,坐坐!”张弛赶忙上前握着刘振国的手,并招呼他们坐下。

也难怪张弛认不出来,当时在新京碰到刘振国的时候,他还是一袭长衫,而现在却是西装革履的,俨然就是个“绅士”的样子。

“你们……不是在应该在冲绳吗?”张弛疑惑的问。

“是的!”刘振国很有礼貌的对端茶上来的勤务兵说了声谢谢,然后解释道:“我们刚下飞机,是给佐阿夫兵团送军服来的,顺便来找下将军!”

“哦!”张弛不由感激的点了点头。

这时的张弛才真正体会到那种“他乡遇故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