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哈哈”一笑,道:“老汉着双眼睛,年轻的时候在这十里八乡,也是出了名的厉害。”
两个人又闲聊了几句后,老人忽然想起了什么,从一个袋子里拿出了一把炒熟的花生,放在了桌子上,道:“这是我那不成器的孙子,孝敬我这个糟老头子的好东西。快尝尝吧。”
林易一边吃着花生,一边问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老人家这么热情招待,有什么事情就说吧。”
老人笑着说道:“看你这后生气度不凡,顶上又有五彩吉气笼罩,想来也不是普通人。老汉也没有什么别的想法,有机会在长乐府中见到我那孙儿,如果觉的他还可以造就,还请帮衬一二。”
林易闻言,应道:“原来是同道中人。”
老人摇了摇头,道:“老汉半路出家修道,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最终却一无所得。我那孙儿现在又走上了我的老路,老汉迫不得已,也只能在此守株待兔。冒犯之处,还望清玄真人海涵。”
“阁下是隐门中的哪一家?”林易问道。
老人苦笑了一声,道:“老汉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阴阳家某一支脉的传承。”
所谓隐门,既不显于人前的门派传承。
其中三教九流,无所不包,有的开妓院,有的卖唱,有的玩杂耍,都是跑江湖混日子,不值一提。
隐门第一大派,正是老人所言的阴阳家。
这一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鬼谷子。
那些游走在市井,又有几分真本领的算卦先生,多半就是阴阳家一脉,只是这一派人数虽多,却极为散乱,故而不成气候。
“想为你那孙儿谋一个前程,这是人之常情。全真教、龙虎山、昆仑派,我都可以推荐?只是你能够付出些什么呢?”林易脸上没有了之前的热情,淡淡的说道。这只是一场交易罢了。
老人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半边嫩绿,春意盎然,另外半边枯黄,秋意瑟瑟的木盒放在了桌上,然后伸手将木盒推到了林易的面前。
“这可是我压箱底的宝贝,还请真人一观。”老人一脸肉疼的说道。
林易打开了木盒,盒子里躺着一块米粒大小,却如星辰般闪耀的碎片。
在碎片之上,有许许多多残缺不全的符箓真文明灭闪烁,仿佛蕴含了光阴刹那,永恒流逝之意,不为任何人放缓、停留和倒转。
只听“啪”的一声,林易合上了木盒,问道:“这是何物?”
老人笑眯眯的说道:“据老夫考证,这应该是上古遁神银灵子的神格碎片,得天地之造化,孕育而成的宙光神晶。”
林易洒然一笑,道:“宙光神晶,真是好大的名头。不过,这件东西正是我所需要的。”
第二十五章 天地无情,人道沧桑
遁神银灵子,据传是一只在银杏树下修炼得道的萤火虫,故而得名“银灵子”。
涿鹿之战后,这位神祇便不知所踪。有人说祂是受伤沉眠了,也有人说是被轩辕黄帝手下的某个大将顺手干掉了。
因为银灵子虽然掌握时光法则,可惜祂成神的时间太短,就赶上了席卷无数神魔的大战,没能成长起来。虽然位列十大魔神之末,但很明显就是用来凑数的。
现在看来,这位神祇已经陨落了。
一位执掌天地法则的真神,神格破碎,就此化为了历史的云烟。
林易的手指顺着木盒的纹理滑过,心中微微感慨:“我辈修士求道,不仅要能证得长生果,同时还要能守得住。如此方能拥有真正的逍遥自在。”
木盒之上,嫩绿与枯黄构成了一个循环。
春去秋来,这正是随着时光的流动,而铭刻在天地间的痕迹。
在林易的眉心祖窍之中,《星河真经》光芒闪烁,流转着刹那和永恒的奥义。
这部无上道经,直指圣德、时光两条先天大道。
在得到这枚“宙光神晶”后,林易有把握直接凝聚七大先天真水之中,最为神秘莫测的宙光真水。
接下来,他只要在找一种对应的真火,那么玉液三转,便已经铺平了道路。
想到这里,林易心情大好,直接问道:“道家玄门正宗,当以全真教、龙虎山、昆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