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邪道:“也许找到那所渭的‘漏斗’,就能明白一切。”他道:“这事先别管他,我们还得去找小王爷!”
阿三问:“他也遇难了?”
“八九不离十!”小邪道:“都已两天,还不见他来此,而且求救书还是他写的,他早该在此等我们才对!”
小七稍带着急:“瓦刺大军主力全在此,也先也亲自领兵攻向‘猫儿庄’,事隔五天,可能已经突破该堡,如若突破,势必攻往‘阳高’,情势将更危急。”
小邪问:“番兵真的那么厉害?”
小七道:“也先本身武功本就十分了得,再加上时有黑巾杀手突袭,除了几个重要关卡以外,可以说根本无法抵挡瓦刺军队。”
小邪沉思半晌,又问:“番兵刚围堵你时,用了多少兵力?”
“大约两万名!后来小王爷退去,番兵也走了约一万名!”小七道:“而我被困此山之后,黑巾杀手方至此处,他们又撤走不少人,只剩下千余名!
小邪频频点头:“照此看来,也先用兵相当急,一定是大举攻击!他问:”那什么阳高……到底谁在守?有多少兵马?“
小七道:“‘阳高’隶属‘大同’,由西宁侯宋瑛和武进伯朱冕以及都督同知石享三位大将军把关,屯兵十数万,是个重地,如若再被攻破,恐怕大明江山将危危可岌了!”
“岂有此理!祁镇这小家伙,早就把江山输给我!难怪他优哉悠哉,什么事也不管?”
阿三附和道:“为了小邪帮主的江山,我们决心拼战到底,最后改国号为‘通吃’!”
小邪倒不排斥其所言,煞有其事:“这种事,等我老了再说,现在我可不愿囚在宫中,难受死了!”他道:“照小七所言,‘阳高’是必争之地,也先可能已攻向该处,而小王爷又不见踪迹,情势可能已相当吃紧,我们赶过去看看!”
阿四慷慨激昂道:“对!为小邪江山而战!”
小七道:“‘阳高’距此百里,快马奔驰,两个时辰可到!”
小邪点头:“那就走吧!”
小七立时调整部队,方才一战,六十余名也受损十余名,只剩五十余人可战。
小邪忽然想起还有四名战士躲在暗处,马上高声喊其出来。
四骑慌张奔出,见着一片残肢断臂,打心底冒出一股寒气,又见小邪三人完好如初,那股钦佩而不能平衡之心态,油然显露其脸上。
“杨……将军!您好生神勇……”一名战士钦佩而笑,“方才杀伐声不断,我们四人一直想出来看个究竟,但又怕误了您的计划,所以才守到现在!”
军贵服从,小邪也懂,闻言咯咯笑道:“本来想用,没想到番兵如此草包不说,还楞头楞脑,不用‘骗’就骗得他们团团转!害你们没表现的机会!”
四名战士并非灵巧之人,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乾笑。
小邪又道:“所以现在再送你们一个机会。”他指着伤残士兵,“你们把他们带回‘宣府’,省得他们再受到伤害!”
四人面有难色,似乎也想追随小邪,尝尝常胜军伍之滋味。
小七见着此情况,也了解其心情,含笑道:“小邪帮主,伤兵之事,我另派几名护送,他们累了几天,也该休息,这四位战士精神较好,很适合作战,调度,不如让他们随行,也好有个助手。”
小邪道:“我没意见!反正都差不多!”
四人闻言,立时向小七,拱手:“多谢副将军!”
小七轻轻一笑:“不必言谢,都是为国而战!”
他转向部队,选了几名较虚弱而年纪大者,护送残兵先行离去。
所剩下,连同小邪、阿三、阿四,整整三十名,又在乱马中选了三十匹健马,准备长途跋涉。
小邪特地找了把偃月关刀,以壮声势。阿三、阿四也不落后,有样学样地抓起长刀,分别排于左右,气势更形锐不可挡。
“杀──”
小邪暴喝,音如劈雷,震撼山峰。关刀猛挥,三十骑箭也似的冲前,狂涛骇浪般卷向无际天边,像要冲破那接地连天之苍穹,切下青天一角。
正如小邪所言,萧无痕被情势所迫,不得不先舍弃救援小七之机会,他认为再不济,小七躲在山中,性命保个十余天,可能没什么问题,而阳高城若败了,将如山洪暴窜,一发不可收拾,基于江山为重,又接到军令支援,他不得不掉头攻往阳高城。
阳高城北约十余里一处险要重地“阳和镇”,此时已堆挤叠满了人。
偌大的草原,塞尽刀枪剑戟,杀声震天,分不清敌我,看不见天日,只有一片片夹杂了鲜血的浓尘,化作巨人吹雾般袭卷了整个战场。
一闪闪一亮亮,拖长的、短促的、疾快的、缓慢的耀眼刀光剑影,若划长的流星余辉,若纱轮磨铁暴窜的火花不停从浓尘中闪暴。
一堆堆人就如倒满玉盒之红豆、黄豆不停翻动搅和着,只能乍见红黄两色,实分不清谁是谁?
就这样,双方不停杀,堆渐渐增高、增宽,从其衣着颜色,可见着大部份是属于明军。
萧无痕也被挟困番兵之中,若非他武艺超群,再加上“乌龙马”的快捷,可能早就亡魂敌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