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从他们那里直接听到共产主义的真理,对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军校第一期学生中间,每个队都有党小组。
蒋先云等一批共产党员,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宣传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经常利用休假日,组织进步同学去广州市参加各种报告会,扩大党的影响。
叶剑英也经常参加这些进步活动。
同时,到广州国光书店购买或借阅《共产主义ABC》、《社会进化史》、《帝国主义说》等书籍,认真进修,提高认识,使他在政治上产生了一个飞跃。
学生队有个共产党员叫韩摩柯,是梅县人。
叶剑英同他结识以后,因为是同乡关系,便试探向他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音。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叶剑英并没有灰心,继续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籍,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做一个布尔什维克。
十二、回师助战,大战连平
军校开课不久,叶剑英升任建国粤军第二师的参谋长,在军校教课的同时,兼管二师的训练。
1924年7月间,盘踞在粤北地区的林虎,率部向广州方向进犯,配合惠州叛军一起出兵,进逼广州。
战火又起,孙中山调遣部队围攻惠州陈炯明,命令建国粤军张民达师袭击林虎部的李易标军,以配合桂、滇军围攻惠州。
。 想看书来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一篇(16)
张民达接到命令,亲自到黄埔来找叶剑英。
要搬个“军师”回营。
他把陈炯明、林虎等如何进犯广州,二师如何奉命攻打连平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讲了,要求他的参谋长立即动身。
叶剑英原先只听说前方战争紧急,却不知二师有新的作战行动。
他仿佛又置身于炮火连天、硝烟滚滚的战场。
一种求战的渴望和激情,促使他立即离开黄埔,乘小艇返回广州,面见廖仲恺。
廖仲恺此时担任广东省长,但仍兼任国民党驻黄埔军校的党代表。
他在省政府办公室热情接见两位客人,听罢他们说明来意后,当即应允叶剑英暂时离开军校一段,赶走叛军,一定还要立即返校工作。
叶剑英回到部队后,马不停蹄地奔赴连平战场。
连平,位于东江支流新丰江上游,与江西省接壤,是广东省东北部比较富饶的一个县城。
林虎部将李易标一旦夺取这个重镇,进可以攻广州,退可以避入江西。
张民达第二师面临的任务是要以一个师的兵力打垮一个军,拔掉连平据点,进而粉碎“陈家军”各路兵马围攻广州的计划。
很显然,二师担负的攻坚作战任务十分艰巨。
张民达寄很大希望于他的参谋长。
叶剑英久别部队,情况不熟,又一度陷入困境。
但在他面前没有“难”字,他亲自侦察,弄清敌军态势和二师的作战任务后,随即与旅团长们商讨进军路线。
根据侦察的情报,通往连平有两条道路:一条沿粤北公路而上,经从化、新丰,路近且平坦好走,但沿途叛军封锁甚严,势必打遭遇战,夺路前进;另一条路越青云山,北上英德,到达翁源,再折而向东,绕道而行,避开敌人,但道路崎岖,关山险阻,进军甚为艰难。
当时,多数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