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孙中山指定在黄埔岛上办校,但后来许多人不同意。
驻在广东的各派军事势力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军事干部学校。
粤军有江西讲武堂,湘军、赣军、桂军、滇军也都有自己的讲武学校或军官学校,等等。
各派各系都主张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选择一所学校加以扩充,反对重新建校。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叶剑英的非常之路 第一篇(12)
邓演达、王柏龄、叶剑英等筹备处的多数人主张另外选地点,单独创办军校。
但这需要勘察、论证。
各派提出几个地点,都在广州城里。
经过实地勘察,发现不是环境不合适,就是房舍不好,结果一处也没有看中。
后来,叶剑英随同王柏龄、林振雄等筹备处人员到黄埔勘察。
黄埔岛位于广州南边二十公里的珠江中,北通广州,南连虎门,是控制珠江口,捍卫广州市的第二门户。
它虽是个孤岛,却堪称中流砥柱。
珠江主流沿着岛的东北,支流沿着岛的西南流去。
这个周围二十多里的岛屿,山峦起伏,林木葱茏,中间有一座高山叫升旗山。
山的东头,筑有几座炮台,地名叫蝴蝶岗。
岗后有村落,有乡场,北面还有船坞。
岛上大地名叫长洲,设有长洲要塞司令部,罗列着要塞炮阵地。
岛的周围驻泊海军,海军是当时比较可靠的革命力量,因此,在此地办校就更为安全可靠。
只是岛上的广东陆军学堂和海军学堂旧址,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
有些房屋的屋顶上还保留着几个大洞,这是前两年陈炯明叛变,炮轰过的痕迹。
虽是如此,海军学堂里面的房屋大多还是完好的。
大家里里外外看了个遍,都认为这里办校是最好的场所了。
回到广州,报告蒋介石、廖仲恺,蒋介石又亲自视察,编造了修缮案。
经过一番修葺,披荆斩棘,扫秽去污,校舍焕然一新。
校址和校舍修缮问题解决了,招聘教职员工、招生问题又摆在面前。
王柏龄、邓演达、叶剑英等四处奔走,发函,邀请合适人选,考察任用。
他们撰写了招生简章草案,分配各省区招考学生名额324名。
考虑到当时各省多处在军阀铁蹄之下,公开招生有困难,决定派出人员分赴各地招生,再举行入学考试。
然而,筹备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前进一步都遇到困难和障碍。
对于坚持办校问题,国民党党内意见并不一致。
真心拥护孙中山的只有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邓演达等少数左派。
而为数颇多的党内右派分子则持反对的态度。
盘踞在广东的滇、桂系军阀表面上接受孙中山的指挥,暗地里各踞防区,把持税收,对于筹建军校的经费,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