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309部分(第2页)

第309部分(第2页)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年割上两三茬嫩草叶,既可以用来饲养牲畜,也会不用继续耕耘土地。而且,和大豆一样,紫花苜蓿天然就能够补充土地里的氮肥,如果这些地方在饲养大量的鸡鸭的话,其粪便也可以为土地里增添磷肥。

河东路,只需吕梁山西麓和中条天山南麓如此便可。至于黄河中下游两岸,也照此办理,影响的范围泼小。

至于这些区域所需的粮食,蔡道从四个方面弥补了休耕带来的损失。

第一、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大宋境内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一直在不断的攀升,虽然每年增长的幅度并不大,可的的确确是在增长。

要知道,蔡道并未把化肥引入到这个时代,因此,亩产量想要大范围的增产整首,还是有难度的。

第二,幽云十六州,特别是燕山山脉和榆关以南,以及河间府以北的这片区域,华北大平原在宋朝的时候,可是不缺水的。

因此,这片区域从天佑六年开始,便取代了京畿地区,成为了北方粮食生产的重要基地。

第三、蔡道还是没有放过大越国。

天佑六年,由杨氏父子带队的第二次南征征军再次有雷州出发,同样的战船和战术,同样南方士兵,面对已经虚弱的已极大越国,杨氏父子轻轻松松地拿下了大越国一大部分国土。

南方的占婆国和真腊国并未敢轻易出兵,而大理国则得到了蔡玄的允准,出兵夺回了之前历代被大越国夺取的领土。

这片区域,是重要的粮食产区,而且大越国地势狭长,非常适于海上运输。

第四、随着蔡道大力推广养猪业和养鸡业,以及豆油的普及,如今大宋国国内的士兵和百姓,每年所使用的粮食已经开始减少。

摄入的肉类和植物类越多,百姓所需要的粮食便越少。

而且,猪、鸡鸭都是杂食性的动物,饲养起来并不太费粮食。

继辽国册封蔡道之后,西夏国也不甘示弱,一方面,李乾顺亲自写信给蔡道和小赵伴,希望能够聘任蔡道的弟弟蔡杉就任西夏国丞相一职。

而他的弟弟如今已经改封为高昌王的李察哥更是迎娶了蔡道的亲姐姐。

之前说过,蔡道的亲姐姐和亲哥哥,因为蔡王氏的娇惯,品性和名声在汴梁城中已经臭了大街了。

男孩子还好,大哥蔡梧早早就娶了一个小官的女儿为妻。

可蔡道的二姐,就成了大宋第一代,华夏第一代大龄剩女了。

没想到,刚刚失去了嫡妻的李察哥,会愿意取她。

对此,能够做决定的自然是蔡卞和蔡王氏。他们也同意了。

至于蔡杉到西夏国为相的事情,蔡道给予答复自然是同意。

孟太后在得到才的回信之后,也同意了。

至此,蔡家三兄弟开创了一个先河,分别就任三个国家的丞相。

总体来说,蔡杉的能力是要远强于蔡攸的,不过,大宋国毕竟是蔡道主持变法之后,打下的底子。而西夏国失去了肥沃的河套地区,臣民虽然并未削弱,可其实力肯定大为受损。

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在西夏国实施变法三年后,蔡杉便建议李乾顺,由李察哥亲率五万大军,而其他部族首领率领各部族的兵力,向西域进发。

西域地区地域广阔,虽然沙漠众多,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也不少。

一旦灭了高昌回鹘的话,西夏国就可以将这些逐渐失去权柄的部族首领分封到西域去。

比如,军事才华不错的李察哥,他既然做了蔡道的大舅哥,李乾顺即便是在怎么信任于他,也不想继续将其留在自己的身边,即便当初迎娶蔡家大小姐还是这位西夏国国主最先出的点子。

汉人的君主和受汉人文化熏陶的君主,都会对自己的臣子报以最大的怀疑,而不是信任。

对于这一点,李察哥便看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对于这一次的西征非常地上心。

在有了充分的准备和情报之下,李察哥和这些西夏部族首领们居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整个西域地区。

而蔡道的姐姐自出嫁之后,便像换了个人似地,对李察哥千依百顺,不但为她的夫君生下了很多子女,还成为了她的贤内助。

在随后的岁月里,李察哥很快就稳固了自己在高昌的统治,并且,在随后的一次大战中,率领大军打败了十倍于己方兵力的塞尔柱帝国联军,称霸整个中亚地区。

三个国家共同进步,虽然不符合大宋短期的利益,可是,西夏国和辽国一旦恢复了生机,既可以替宋国挡住来自更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刺激大宋国内部进行自我革新。

相反,原本应该得到这个功绩的耶律大石,从大宋天佑六年开始算起,他一直领兵在黄龙府附近围剿了完颜部和完颜阿骨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