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就是用今年刚刚新铸出来得足陌的新钱,买下了韩家在雍丘境内所有的产业。
第四、同时赐韩缜的两个弟弟韩纬和韩缅同进士出身。
第五、韩维的长子为韩宗文河中府知府,韩绛的二子韩宗傅为隆德府知府、韩宗勇为开德府知府。
韩家这一次升官的人很多,可唯一一个让人看不明白的,却是韩缜的长子韩宗勇,他居然是被贬到广南西路的桂州推官。这个职位不不下,像是判官还可以监督知州,甚至有得判官牛掰起来,都能够甩开知府或者知州,独掌一州或一府之事。可推官就只能做知州或者知府的辅佐官了。
何况,官家刚把吕惠卿这个奸贼贬到桂州任知州,在他的手下,想要辖制那个奸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论起耍手段来,吕惠卿比蔡京、杨畏和刑恕一点不差。
这之后,就是赏赐金银铜钱若干,布帛绸缎若干,总之,赵煦为了奖励韩家这次主动配合自己的政策,算是下了大本。
名面奖赏颁布出去之后,赵煦用让梁师成命令皇城司掌控的所有逻卒全部散出去,只给他们下了一条命令,就是要在今天日落之前,将韩家整个家族已经向宋哲宗主动请缨,迁往岭南潮州这个消息散播到汴梁城里的每一个角落。
韩忠彦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猛地一拍大腿,一边叹息,一边暗自咒骂道:“唉!韩缜这个老贼,怎么还不死啊?”韩缜这次的作为,无疑是抢了原本应该属于他们相州韩家享受的殊荣了。
落后一步,得到的奖励就会是千差万别,可韩忠彦明白,他如果继续这么犹豫下去的话,在官家那里失分就会更多。于是,他也来不及征求相州老家那些长辈们的意见了。赶在宫城落锁之前,进宫觐见了赵煦。也主动要求将家族迁往南方。
对于相州韩家,英宗这一脉只要是在位的皇帝,都会感念韩琦的。倒不是韩琦的文治武功真如后世的史书吹嘘的那么厉害,相比于寇准和李沆,甚至是吕夷简和王安石,韩琦都差得远。可是,相三朝,立二帝,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这才是他当政时期的真正功绩,也是韩琦后来能够被封为郡王的真正原因。
于是,赵煦将韩缜推掉的优待转给了韩忠彦,此时,相州韩家虽然贵重,却并不知道朝中的一些大事,所以,他并不知道蔡道和武将与皇族们之间达成的协议,也就欣然接受了官家释放的善意。他以为不用向雍丘韩家那样,迁往烟瘴之地,这当然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何况,有了占城稻的话,荆湖南路也是一片涵待开发的膏腴之地。
赵煦为相州选定的地方是潭州,荆湖南路最北边的州府。
给相州韩家的第一个赏赐,就是追封韩琦为魏郡王。
就是将康国公主下嫁给了韩嘉彦。也就是宋神宗宋贵妃所生的皇四女,对于一般世家来说,这当然是极大的殊荣,
第451 相继‘投降’的世家大族 21
给相州韩家的第一个赏赐,就是追封韩琦为魏郡王。
对比这点,韩亿就是天大的功劳,也是只是对大宋的社稷有功,他自然是比不韩琦,这位可是冒着天大的风险力保英宗继承大统,不单单是对大宋的社稷,对于英宗一脉更是功比天高啊!
而第二个赏赐,就显示出,第一个和第二个之间的差别了。
赵煦下旨,将康国公主下嫁给了韩嘉彦。康国公主是皇四女,她是宋神宗和宋贵妃所生的皇四女,这对于一般世家大族来说,当然是天大的殊荣。
可要是对比雍丘韩家的话,那就是天差地别的区别了。
要知道,淑寿公主可是赵煦的亲生姐姐,也是唯一的一个姐姐,而康国公主是赵煦的妹妹,却不是朱德妃所生的女儿。这里面的差距,就是汴梁城里的老百姓都明白。
对于相州韩家剩下的赏赐倒是和雍丘韩家没有太大的区别。
赵煦不但将韩忠彦的枢密使转正,还将韩琦的侄女婿李清臣升任礼部尚书。而至于韩忠彦的其他几个弟弟,他们也都就任京畿附近几路的知州。
连续两个文臣世家大族,还是大宋朝最顶级的两个家族,相继向小皇帝举起了白旗。这两家分明是主动投降认输的节奏,可是,让其他文官和家族感到奇怪的是,这一次,以往最反对变法的勋贵世家和皇族们这一次根本就没有露头的意思。
一个个家门紧闭,谢绝了一切访客。
赵煦亲政之后,已经动了三个文臣世家了,难道他们还认为官家就不会动他们手中的利益吗?
其实,这个时候,曹家、潘家以及其他勋贵和武将世家们都非常的郁闷。本来,这一次的风头应该由曹家和潘家来出得,可是,却被蔡道劝住了。
蔡道当时说得也很明白,曹潘两家即便率先将家中土地第一个进献给赵煦,却根本就影响不了北方的文官集团,反而会产生反作用。因为,他们一旦抢了先手,势必会让文管集团产生压力,为了对抗他们,北方的文官集团肯定暂时抛弃前嫌,彻底抱在一起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