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本身就生活的极为不易,可像这些一直坚守在黄河大堤上四个多月,一直泡在风雨和泥水之中的百姓们就更苦了。每天只能吃两顿已经冰凉的饭,还吃不饱、吃不好,虽然不像柴荣发现的那样用瓦砾盛饭而食,却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百姓都是临时征集的,这就是古代的雇役、也就是所谓的徭役,根本就没有任何工钱可拿。不但耽误了平时的养家糊口的活计,还没有人去替他们沿医问药,这些身处在最底层的百姓生了病,就只能硬扛着。
吃不饱、穿不暖,营养不足,环境恶劣,等等不胜枚举的恶之下,可是,这些善良的百姓们仍然默默忍受着身心的疲惫和痛苦,坚守在抗洪的第一线。
为什么?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黄河大堤从这里决口的话,死得就不是他们这些人啦!整个京畿地区都会变成一片泽国,就是坚固的汴梁城也有可能挡不住这汹涌的河水。
这些一直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拿不到一文的工钱,一部分是因为古代赋税和徭役制度本身所导致的,而另外一部分原因,就是保守派大臣彻底废止了免役法,让那些富人和官宦人家的下人彻底躲过了这次杨畏的征役。
四个月时间,汴梁城边上抗洪第一下究竟死了多少的百姓,赵煦自然不知多少,而开封府尹、通判和府丞也自然不会留意这样的‘小事’。
此次进京的之前,蔡道特意从洛阳到汴梁城一路都在细心观察着这一大段黄河大堤的真实情况。
见到这种非人的场景,蔡道这个穿越众的心中如何不哀伤、如何不惊心,又如何不愤慨呢?
这也是蔡道一见到赵煦,就如同吃了火药般说了那番大逆不道的话的根本原因。
可惜的是,城墙上的所有人都没有能够真正明白蔡道所说的那番话中,真正所隐含的深意。
生民之苦,这个时代的犬儒们,又有谁真正能够体会呢?
即便是出身贫寒的范仲淹也同样不曾真正的体会过。
城墙之上的所有人都被这壮观的场面震住了。
宫中的宫女和太监们大部分自然不曾见过,就是从黄河中乘船来到汴梁城的人,想必也不曾留意过这样雄浑惊心的一幕。
更何况,正像杨畏所说的话,之前,从洛阳到京东西路这一段区域里,老天爷可是下了四个多月的大雨,这样大而长久的雨势更是助长了黄河这条翻滚着的巨龙的威势。
这个时候,谁用会去关心那些此刻在他们眼中像一个个卑贱如同蚂蚁的贱民们呢?
过了正午,满怀心事的众人跟随着御驾一起回到了宫中。
赵煦并没有放这几位亲信大臣回府。
第416 召集 重臣
。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赵煦并没有放这几位亲信大臣回府。
有更加需要解决的问题,一直都停留在赵煦的心中,脑中,挥之不散,根本无法释怀。
一直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即便是在元佑年中最艰难、最羞辱的那几年当中,赵煦也不曾打破过按时就餐的好习惯,却因为刚刚看了一次波涛汹涌的、却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赵宋首都汴梁城的黄河之后,他今天彻底没有了食欲。
赵煦表面上看似沉稳,其实这都是元佑中这八年将他的天性生生给压制住了。其实,这位小皇帝却是急脾气。
他当然知道,想要彻底解决黄河对汴梁城的威胁,并不是谁一言能决的事情,也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够马上见到成效的。可是,如果不马上想到解决的办法,他就会如鲠在喉,即便呆在四处高强耸立的皇宫中,而不会有一丝的安全感。
“诸位大人,先吃饭。不过,在吃饭的时候,都不妨想一想应对的策略。”赵煦自己吃不下一口饭,却并没有忘记体恤自己的这几位股肱大臣。
“对了,梁师成,你现在立刻去传蔡京、蔡卞两位大人入宫。”赵煦猛然想到,这次因为蔡道那个罗锅子的原因,还有蔡氏兄弟没有请来呢?便吩咐道:“你在等等,朕再想想!”
不过,想到这件事事关重大,就是眼前这点人,即便加上蔡氏兄弟,想必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赵煦还是让梁师成先停了下来,他自己则在原地兜着步子,左思右想。
这一次,赵煦足足想了一顿饭的功夫,这才继续吩咐道:“罢了!梁师成,你去派人吕惠卿、刑恕、吕大防、范纯仁、苏颂、张商英、狄咏、高遵裕,对了,还有曹国舅一并都给朕宣来。”
为了自己的小命和社稷的安全,赵煦这一次也是真得豁出去了。那五位虽然已经被罢免了丞相的官职,却还没有确定他们被贬的地方,所以,他们还都在汴梁城中的家中待罪呢?他点出的这些文武高官当中,也不乏草包,可毕竟他们当政了这么多年。对付这样的事情,还是有些经验的。
梁师成听完赵煦的话,已经记下来这些名字,不过,他已经从中听出,官家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