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炭这个东东,在古代,蔡道并不是第一个用它来取暖的。
晋国这片大地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煤矿,河东路的一些世家大族手里面就把持不少的煤矿,蔡道之前就让七色领打探清楚了。
所以,花狻猊在攻打那些庄园的时候,也可以顺便打下这些煤矿,庄园里那些奴仆们就是做好的矿工,而原先的那些矿工就是花狻猊天然的盟友,也是煤矿监工最好的人选。
在这场大雪灾之中,所有的大宋军队都选择了在一旁划水。
这里面自然也包括了河东路的厢军,狮子寨大肆进攻那些矿区的时候,这些以往结堡自顾的大地主、大矿主修建的坚固的城堡也变成了纸糊的样子货。
当然,蔡道给花狻猊标注出来那些可供进攻的目标,都是一些在朝中没有什么奥援的商人或者为富不仁的地主,自然是不包括那些真正的世家大族,比如介休的文彦博家,田土、产业、粮食都不缺少。可是,如果花狻猊真得胆大到去捅这个马蜂窝的话,其造成的后果,就是蔡道自己也难以估计。
狮子寨在花狻猊的率领之下,这场劫掠之战打得是得心应手,所有山寨里的头目和小喽啰全都打疯了,疯狂的扫荡着吕梁山脉这一线,而蔡道也没有让太行山脉所有的山寨停下来。大雪最终还是阻碍了煤炭的开采,所以,蔡道不得不让这项工作停了下来。
不过,他也并没有让山寨里的这些头目和喽啰们就此在山寨里躲懒。
如今,虽然大雪盈天,可毕竟这时还不是冬天里最为严寒的时候,所以,蔡道便命令各个山寨的头目率领手下,迅速出击。由于这场雪来得太突然,所以,七色领在河东路的人也没有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掌控整个河东路各州县的情况。所以,蔡道给这些头目的指令就是根据那些小喽啰们向他们举报的信息为目标。
偶然无伤善人,自然也就难免,可是,那毕竟是少数。
在事后,蔡道也让七色领的人详查了此次行动,把那些因私报仇,伤害良善的头目和喽啰全都当众斩首示众。
事情越闹越大,城外的商人们和地主们遭遇洗劫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太原府。
可是,河东路那些军队如今都谨守自己所在的城池,外面又是白茫茫一片,这些士兵自然不愿意出去,和那些发疯了的山贼在冰天雪地里打仗。
郑侠知道这个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消息以后,自然也是着急了。他知道这些商人或者地主虽然地位不彰,可这些人却是保守派执掌地方的根基,也是这些保守派大臣的金主。一旦失去了这些人的支持,他将来在河东路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将来可言。
于是,郑侠立刻下命令,让太原府内的一些厢军分成了三个部分,其中两个部分立刻出城,进兵围剿吕梁山脉和太行山脉中的山贼,另外一方面,他还写信命令折克行,要求他立刻向太原府派出一部分援军。
可是,折克行毕竟不是一般的武将,郑侠自己也不并是河东路观察使,边境的安危说到底也要比内地更为重要,而且,折克行这个家伙做得更绝。
早就预料到郑侠很有可能会向他求援,折克行在完成交易之后,就彻底封锁了府州四周的陆路通道。让手下人装扮成西夏人的样子,在府州周边劫掠各个方向过来的信使。
如果是汴梁城里来得人,折克行当然不会造次,他会与自己的手下演一出戏,救下送信来的钦差。可是,如果是郑侠传过来的信,那就直接让他消失在西夏人手里吧!
而且,折克行按照既定计划,在交易之后,立即彻底放弃边境上一些不太重要的磐堡,利用新得到的那一万匹蒙古马,将那里的士兵和物资全都撤了下来,之后,便把这些人和物资都分散到了几个非常重要的磐堡之内。大雪继续蔓延下去,大家还是抱团取暖为上。
这样做,既收缩了防御面积,也降低了物资供应的困难度。何况,河东路的这些山贼的动作非常迅捷,大雪也掩盖了他们行动的痕迹。
没有了救援,一些靠近太原府的地主和商人立刻抛下家业,携妻带子直奔太原府。这些人,郑侠自然不能置之不理,开城将这些人放了进来。
漫天的风雪当中,蔡道高高地站在太行寨寨墙的门楼上,直愣愣地盯着那些兴高采烈归来的头目和喽啰们,以及他们身后丰富的掳获,心中却没有一点喜悦。
这些天,送上山来的小孩子是越来越少了,大部分河东路的老百姓宁愿相信那铁石心肠的汴梁城大人们,也不愿意自己的子女卖给他们这些山贼。一方面,自是山贼这个行当毕竟不合法,更为重要是,如今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自然会直奔汴梁城而去,以求一线希望。
大雪已经下了一个多月,太行寨里如今也只是买到了不到两百个孩子,而通过宋辽边境通道,被送到天津港那里的青壮年那就更少了。
说到底,河东路的百姓虽然突遭大难,可在他们的心中,官府的公信力还是非常高的,即便是搅得河北诸路形势打乱的郑侠又到河东路上任,他们还是会选择相信官府,而不是山贼。
蔡道相信,即便他现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可回来投奔他而来的河东路百姓也不会增加太多。说到底,还是他的年纪太小,在河东路的名望太低造成的。
不过,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