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86部分(第3页)

第86部分(第3页)

“石得一,速速派人将狄安宣召进宫。”宋神宗吩咐石得一立刻去做这件事,而后向王珪说道:“王爱卿,你看完之后,让其他大臣也好好的看一看。”

“诺,陛下。”王珪拿着奏折和信看了起来,开始的时候,他对蔡确的行为是嗤之以鼻,一个六岁的小娃娃知道什么国家大事,他的一封信值得这么小题大作吗?

不过,王珪接到信之后,越看越是心惊,斗大的汗珠渐渐地从他头上冒了出来,出气声也是越来越大。

上殿进呈时,称为‘取圣旨’;神宗决定后,称为‘领圣旨’;退朝后告诉禀事的人,称为‘已得圣旨’。

这就是在大宋朝里鼎鼎大名三旨宰相。

在同时代其他官员,以及后世之人看来,王珪的这些举动无疑是非常没有出息。可是,谁如果真把王珪当成傻子的话,也只能说名这个人相当的幼稚。这个老狐狸非但不傻,还比朝中所有的大臣更加聪明。

王珪深知,宋神宗虽然二次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可是他心中还是一直想要变法强国的。王安石下台之后,吕惠卿、蔡确和章敦相继得到重用,就是最好的例证。

除了他自己以外,朝中其他的宰相还是变法派占据优势。可是,宋神宗并不是个长寿的君主,万一,他哪一天撒手西去的话。延安郡王赵佣如今年纪还小,高太后和向皇后这两个保守派的支柱人物肯定会把持朝政,那时候,变法派肯定会被清除出汴梁城,甚至会被贬到岭南。而他自己就给人留下一个庸才的印象,顶多就是失去相位罢了。

而且,王珪进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延安郡王赵佣居然又是一个不消停的主子,十分崇拜他的父亲宋神宗。高太后毕竟年纪大了,一旦驾崩,赵佣长大之后,向太后并不是赵佣的生母,肯定会归还朝政。所以,变法派势必会卷土重来。

当然,两派不断相争的时候,王珪说不定已经死了,不过,即便两派人物闹得再凶,也伤及不到他的家人,这也正是王珪一直以来甘愿做这三旨宰相的根本原因。谁让他连续遇到了宋神宗和宋哲宗这样喜欢干预朝政的皇帝。如果,把王珪放到宋真宗或者宋仁宗的事情,那也是名相一位啊。

信和奏折并不长,可王珪还是仔仔细细地看了大约一刻钟,等他把信交给章敦之后,双手双脚已经忍不住不断地打开了摆子。

王珪倒不是多么担心那些乡下的穷棒子,他是被蔡道所提出的那个计划吓到了。

丰收之后,中原的形势也许真得就像那个孩子描述的那样。

王珪小心地看了一眼龙椅上面那位官家,光是看他的表情,王珪心里面就很清楚,这位注意非常正的皇帝一定会诏准这个计划的。

可是,如果真要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下去的话,那得要得罪大宋国多少的权贵、乡绅和官员啊!这个计划实施起来,的确是难度不大,可操作性也极强,可它比王安石的‘青苗法’还要招恨啊!

王珪此时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纠结的。

xbqgxs

第170 党争4

王珪此时的心情无疑是非常纠结的。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宋神宗下了这个诏书的话,他这个三旨宰相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呢?

如果接了圣旨,肯定会大大地得罪人!

可是,如果不接圣旨的话,他这个三旨宰相就破了金身,之前的努力也就全都白费了。

无数思绪在王珪的脑海中告诉旋转,他的眼睛也在往四周胡乱划拉着。猛然间,他看到狄咏,突然之间想到了一个主意。

狄咏如今的状况,是个人都能看明白。谁在禁宫当值,在禁军中自有一套规则,可是,这当值的突然变成了不当值,就给了王珪一个灵感——装病。

狄咏这当值的突然变成了不当值,是因为宋神宗变相地将他软禁了起来。狄咏之所以还能参与勤政殿的早朝,足可见宋神宗对于他的信任。

宋神宗这么说,其实无关于猜忌,只是大宋的惯例使然。

王珪既然不想破了自己‘三旨宰相’的名号,卷入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又不想丢掉首相的位置,就只能把他自己也变成不当值的状况。

装病,无疑就成了当下最好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

于是,王珪不但没有控制心中的恐惧,而且故意将之放大,手脚剧烈的抖动也就成了他即将生病的前兆。他又装作沉思了片刻,便立刻行动了起来。

王珪上前一步双膝跪了下来,两三步便爬到了宋神宗的面前,一边重重地磕着头,一边大声哭嚎道:“陛下,老臣有罪啊!底下的常平仓糜烂至此,实在是我这个首相的过错,与他人无关。恳请陛下重重地处置微臣……”

话还没有说完,这老不要脸的就俯下身子,以头触地呜呜的痛哭起来,嘴里面还不忘念叨着:“陛……下,呜呜,重处微臣啊,呜呜……”

宋神宗也被王珪的举动搞得有些糊涂,刚想开口劝慰一下他的这个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