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83部分(第2页)

第83部分(第2页)

这一下,众人都不说话了。狄安家就是个大地主,只不过,打理家族产业的事情,一直是其他人在做,所以,狄安这个长孙嫡子并了解其中的道道,也实属正常。

队伍再次出发,大家伙看着麦浪翻滚、金黄色的原野,再也没有了欢愉的心情,一个个都面色沉重,孩子们也都吓得不敢说话。

套用杜牧的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歉,百姓苦;丰,百姓苦。

离着汴梁城不远了,可是,蔡道却觉得前路漫漫,越往前走,他的心越是不安。有没有改变这种情况的方法,蔡道还真有。

可是,此次回归汴梁城,他已经暗下决定,在宋神宗还活着的时候,完全沉下心来。好好地做成几件事,完成几个重要的研究,不给那些政敌,特别是郑侠以及福清系的官员对付自己的机会。

蔡道十分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况,即便宋神宗在怎么宠着自己,年龄太小是他一个巨大的劣势。他有很多很多想做和能做,全都是因为这么一个原因,根本就无从谈起,更不要说做事了。

更何况,他虽然出家入道,却怎么也洗不脱他是王安石外孙这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所以,不光是那些福清系的人盯着自己,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大臣和那些因为王安石而受损的王公、贵戚、武将世家都会潜藏在暗处,伺机寻找自己的错处,狠狠地咬上一口。

蔡道不是历史系毕业,并不知道宋神宗具体是哪一年驾崩的,可是,他也看得出这位时昏时明的长辈并不是一个长寿的君主。

将来,他外公王安石替他积攒下来的充足的储备粮食和国库,不是被宋神宗急于消灭西夏而浪费在西北地区,就是被那些保守派大臣,一边心安理得地花着挥霍着,一边还骂着王安石和变法派的祖宗。

历史事实证明,无论是宋神宗,还是王安石的政敌们都是这么做得。

所以,此次回京,蔡道拟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还给这个计划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藏富于民计划’。

那什么叫做‘藏富于民计划’呢?

xbqgxs

第163 藏富于民计划

那什么叫做‘藏富于民计划’呢?

蔡道将之大致分为了两个部分。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第一部分、联合朝中的大臣,尽力阻止宋神宗,在他有限的日子里,再次大规模的攻打西夏国;

其实,因为王安石变法,此时的大宋国和西夏国之间的形势和实力对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逆转,如果换做蔡道的话,即便大辽国真得派兵敢于干预,大宋国也早就覆灭西夏国了。可是,宋神宗和王安石有一个同样的大毛病,那就是他们识人的水平太差了。

王安石被郑侠和吕惠卿坑下了台,可好在还有蔡确、蔡卞和章敦在之后的岁月中坚定不移的执行他的新政。可是,宋神宗只要一碰到军事的事情,就会立刻发昏。

在他任期里,蔡道没有进京之前,大宋国一共和西夏国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冲突。熙河之战是因为辽国和交趾的原因,才无功而返。可五路伐夏却是因为他任用了高遵裕这个大草包,葬送了一举灭夏的大好局面,他任用高遵裕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一直阻止变法的高太后,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眼力不错。

而蔡道入京之后,改变了历史,让那场原本以惨烈收尾的永乐城之战并未发生。这场惨败的罪魁祸首——徐禧、沈括和种谔都不同程度的偏离了原来历史的历史轨迹。大嘴徐禧成为了种谔的属下,而沈括因为妄起边衅,被贬为南方一个小州的知州。

蔡道并不知道的是,他那个原本舒舒服服呆在汴梁城里,便宜的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离京到延安府接替沈括,任延安府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这个位置原本是在兵败永乐城,沈括被贬之后,吕惠卿坐的位置。

蔡道不知道的是,他那个便宜的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离京到延安府接替沈括,任延安府知府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这个位置原本是在兵败永乐城,沈括被贬之后,吕惠卿坐的位置。

谁知,宋神宗不知道怎么想得,居然把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交给了蔡卞。

他爹虽然在地方上主政过一方,却也是个毫无军事经验的菜鸟啊!

第二部分、就是趁着宋神宗还在位的时候,尽量把府库中的粮食和国库都花出去。蔡道打算接着自己酿酒,和大辽国做生意的机会,大量的从辽国进口活牛。这东西,在大辽国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辽国也不像极力地限制战马那样,限制耕牛的交易。

以往,之所以大宋国不是没有机会做到这一点。

首先是没有人想到耕牛的重要性;

其次就是因为富弼那个名声很好的糊涂蛋。

因为辽国的逼迫,在谈判中,又一次增加了每年上贡给大辽国的岁币,让大宋国失去了再次谈判的筹码,所以,没有能从大辽国进口大量的耕牛,只是因为大宋国的筹码并不吸引人罢了。

最后,蔡道还没有进京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