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奸臣世家 > 第51部分(第3页)

第51部分(第3页)

而且,战略物资本就贫乏的关中,士兵要吃粮食吧!建造城池的百姓就算不给工钱,那也得吃粮食吧!

粮食又从哪里来呢?

关中不比汴梁以东地界,可没有运河可以运送粮食。不通水路的话,运送到关中的粮食,就算是这中间没有任何人贪污,也肯定会被运送粮食的骡马消耗不少的粮食。

他外公王安石好不容易替宋神宗攒下来的这点家底,眼看着就要被宋神宗这个时昏时明的君主败光了。

对了,还有之前有系统整出来的长虹贯日的警兆,难道宋神宗此刻都已经遗忘了吗?

沈括的这道明显不辩军机的奏折,在京城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西夏的密探想必早就已经得知了。

看着花狻猊手下花了一百个大钱买来的消息,蔡道越看越是心惊不已,他知道大事不妙啊啦!

在得到消息的当天,蔡道就去拜访了孙觉老爷子。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apltiapgt

孙觉现在还是秘书监,对于奏折的内容和宋神宗的态度,他自然比蔡道知道的还要详尽一些。

当时,他也是站在保守派一方,坚决反对宋神宗的这个决定。

可是,当蔡道将自己的顾虑源源本本的说了一遍之后,孙觉也坐不住了。

他当即拍案而起,大骂沈括误国。

当官这么多年,虽然一直在地方当官,孙觉可比蔡道更加了解朝中的这些大臣。

那个内官李舜举倒还罢了,在宫中当差几十年,一直风评不错。担当任何差事,也都是兢兢业业,而且,他还是内官当中一个不可多得的文人,他知识广博,博览群书,能文善词。

可是,徐禧不同。

这个人明显就是一个幸进的小人。

徐禧,字德占,洪州分宁人。自小就心怀大志,气度不凡。努力学习,却又不学习关于科举的任何知识。在家的时候,他博览群书,长大以后,周游大宋各地。

他从书中,力求知晓古今历史事变;周游各地的时候,他询老问幼,力图知晓当地的风俗利病。

史书上说他是‘以学识超卓破格任用。’

其实,就是王安石变法之际,徐禧献策,吕惠卿看到后,便让他以布衣之身充检讨,后来,吕惠卿又把他所献的策书献给了宋神宗。于是,徐禧才被宋神宗破格提拔。

后来,吕惠卿和邓馆相争,也是徐禧暗中传消息给吕惠卿,让这位大奸臣逃过了一劫。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徐禧和吕惠卿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

如果不是因为蔡道,吕惠卿和邓馆同时被贬到岭南。徐禧此行也许就会得到朝中新党的大力支持。

他们两个的关系,别人不知道,蔡确却了解的一清二楚。也正是这个原因,蔡确这次才会在宋神宗需要大臣支持的时候,第一次违背了官家的想法,态度表现得如此暧昧,自始至终都不肯表态。

经过商议,孙觉本来是想自己独揽这件事,由他去召集志同道合的官员,一起弹劾沈括,规劝宋神宗熄了建造永乐城的打算。

这一次,蔡道却并没有听从孙觉的劝告,他先口头上答应了孙觉,稳住老爷子。

而后,他回到保育院之后,立即书写奏折。

其实,他从一开始便执意要给宋神宗上一道自己的奏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