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韩济世没行医的执照,可他这些年在青石镇,也算是打出了名气。那怕一些镇领导的家属,出了什么头疼脑热,也会上门求医。
正是得利于韩济世的医术出名,他们祖孙在这里,倒也安静的生活了下来。不说大富大贵,可有这些病人送的东西跟钱物,他们倒也过的比普通百姓好一些。
在韩安康的院子里,转悠了一圈,韩忠义立刻道:“安康,带我去爷爷的墓地吧!今天我们一家都来了,也让大哥知道,我们韩家如今过的不错,让他也能安心。”
对于韩忠义的急切,韩安康也没阻止。反正这也是他的心愿,让这位爷爷知道,这些亲人都健在的消息。尽管两个老人,没能等到这一天。
可能看到亲弟弟,亲自带着家人过来坟前拜祭,想必在天有灵的话。自家这位爷爷,九泉之下也应该安心了。而这种事情,在韩安康看来也是他应该做的。
带着这样一群陌生人出现,回龙村的村民们,自然显得非常好奇。可得知,人群中的老人,是韩济世的亲弟弟,村里那些老人也发现,韩忠义跟韩济世还真有几份想像。
一些受过韩济世恩惠的老人,得知这个事情,也感叹韩济世为何不多活几年。如果他能活到现在,看到这些亲人,心情将会多么的高兴呢?
从这些村民的询问跟感叹中,韩忠义也看出,自家大哥那怕不是村子的原住民。可在这些村民眼里,自家大哥那怕过世几年,可村民都感念其恩情啊!
第五十一章 追星的堂妹
从佛像中取出那颗,导致祝新明母亲犯病的玄阴灵石。并不代表着,此次韩安康上门治病的结束。于是在走出佛堂,韩安康又替祝母行医针灸了一番。
看着韩安康如此轻松,在祝母的头顶行针灸之术。韩忠义祖孙俩,做为中医传承人,自然明白头部行针,不能有丝毫偏差,必须慎之又慎。
象韩安康这样落针如风,他们也被惊出一身的冷汗。可等到行针结束,看着气色精神都明显改善的祝母,祖孙俩都清楚,韩安康的医术已然高出他们甚多。
听到母亲说脑袋轻松了不少,祝新明自然显得非常高兴。尤其听到韩安康表示,从今往后只要注意一些,祝母那种晕厥之病,将不会再犯,他更是满心欢喜。
母子俩通过此次的接触,已然知道韩安康只怕不是个简单的医生。如果真要说的神秘一些,韩安康这样的年青人,应该划为隐世奇人一类。
一直想不明白,为何吴家如此重视韩安康的祝新明。通过此次的邀请,终于明白身为吴兴那样的显赫老将,为何独对韩安康亲赖有加呢?
结束了治病的事情,祝母显得很高兴的道:“孩子,奶奶知道你事情忙。可以后有时间,一定记得常到家里做客。今天的事情,真的多亏你了!”
对此,韩安康却微微一笑道:“老奶奶,你千万别这样说。身为医者,治病救人本就是份内之事。何况,奶奶如此宅心仁厚,也会得到佛祖保佑的。
此次我代爷爷寻亲,找到了叔爷一家,往后我来江南的机会想必也不少。只要奶奶不嫌打扰,安康以后有时间来江南,一定会登门拜访的。”
特意提及了叔爷一家,韩安康也清楚。有了今天的事情。往后祝新明,想必也会关照韩忠义一家。至少象昨天那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在发生了。
随着接触的高官权贵增多,韩安康也清楚。有些话不用点的太明。这些官员,都是精明之人,都能从一番简单的话里,听出潜在的一些意思。
这也是很多时候,韩安康不愿与他们接触的原因。道理很简单,韩安康觉得这样说话太累。每次搞的打隐谜一样,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烦。
在祝家吃过午饭,韩安康最终在祝母不舍的送别中,乘座再次派给他的专机。将他跟韩忠义祖孙,重新送回硝山机场。而临行前。祝新明也给了韩忠义一张本人的名片。
虽然没说太多话,可韩安康跟韩忠义都明白。有了这张名片,将来韩忠义再遇到昨天那种事情,可以直接联络到祝新明,想必在江南省还没人敢不给祝新明面子。
身为医生能得到这样的待遇。真让韩忠义这位行医多年的老中医汗颜。可对于韩定山这位,还没走出校园的中医传承人而言,也终于明白做医生也可很牛b!
先前在省府一号院感受到的一切,对韩定山而言,也让他见识到,中医真正与众不同的一面。那怕现在西医盛行,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医术。还是有其独到之处啊!
清楚有些事情,一下没法解释清楚,韩安康也大概的讲了一下。他目前在国内担任的职务,除了享受国医之名外,他还是军方的少将级军医。
这也是为何,那天在诊所里面。他敢无视一个小县城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