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牧刘虞最为震惊。
北太行匪患,是刘虞在幽州任上一直解不掉的心病,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刘芒竟然只用几个月的时间,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最让刘虞哭笑不得的是,调刘芒去代郡,原本是想限制他的发展。如今倒好,刘芒大破了黄巾,俘获收编了大批黄巾,势力更强了。
现在,刘芒又跑来要钱要粮还要官,刘虞唯有苦笑。
刘虞终于认识到,他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
原本想用一招驱虎吞狼,用刘芒牵制公孙瓒,却没弄懂这种计谋的精髓。驱虎吞狼,必须有能力驾驭老虎才行!
公孙瓒这只狼的确被驱了,但是,刘虞没想到,虎祸远大于狼灾。刘芒这只小虎,一转眼,已经成了吃人的猛虎!
现在,刘芒竟然凭借剿灭北太行黄巾余党之功,要求出任郡守。
一个郡守,刘虞给得起,但是,他很清楚,刘芒的野心,绝不限于郡守,取自己而代之,成为幽州刺史、幽州牧才是他的目的!
不行!
刘芒的要求,决不能答应。
得赶紧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丢掉!
可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刘芒现在羽翼已经丰满,惹毛了这小子,他怕是练郡守都不要了,直接强抢了!
刘芒召来心腹幕僚,商议如何才能妥善解决刘芒这个难题。
幕僚中,有被刘芒吴用收买的,适时献上一计。刘芒既然居功请赏,想当郡守。干脆保举他去并州,做雁门郡守。
这样,既能满足刘芒的要求,又能把这尊煞神请出幽州。
此计不错!
并州,各方势力交错。很多郡,都有很多个郡守,是各路豪强任命的。甚至包括并州刺史,都有很多个。
比如袁绍,刚刚夺了冀州,便立刻封了自己的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
眼下的情况是,只要是个诸侯,不管大小,都到处封官。
幕僚建议刘虞给刘芒并州的郡守,同时给刘芒些钱粮,争取早点把刘芒“请”出幽州。
刘虞是公认的宽仁长者,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是当今为数不多还把汉朝廷当回事的诸侯。
刘虞当即决定,表奏刘芒为并州雁门郡太守。
刘虞之所以上表奏明朝廷,一来是为了表现自己是大汉臣属,二来也是不甘受刘芒的要挟。
说得好听,刘芒是申请钱粮官职,而在刘虞看来,刘芒实际上就是以手中的兵来要挟。
如果朝廷不准表奏,那刘芒就不能埋怨刘虞,而只能把怨气撒在把持朝政的董卓身上。
如果能因此惹得董卓和刘芒交恶,进而发生冲突,则不失为又一次的驱虎吞狼。
刘虞立刻上表,派人奏报长安的朝廷。
吴用得了刘芒得命令,随刘虞派的幕僚一起赶赴长安,争取尽快促成此事。
……
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