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胡德济大呼:“主公,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饶我一死吧。”
这一喊,张无忌确实怔了一下。他下此令前,并不是没考虑过胡大海的感受如何。经胡德济这么一喊,张无忌不能不悚然心惊,他能不想到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吗?
冯国用看出张无忌内心动摇了,便不失时机地劝说张无忌网开一面,可改死刑为杖刑,念他是初犯,其父勇猛善战,大功屡建……他还没敢说出过格的刺激话来。
但这一会儿,张无忌又变得镇定了。心想如果今天不能严正法纪的话,那以后义军只怕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那自己苦心倡导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会成为一句空谈!!
张无忌下定决心的说道:“功是功,过是过,其父之功也不能买其子之罪。
真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一来,冯国用不能不晓以利害了,否则会因小失大。
冯国用附在张无忌耳边小声提醒,“主公,如果你真要坚持用刑,就要防止事急生变,胡大海统十万大军,在浙东征讨,他的儿子却在这里被正法,他万一想不开,负气叛乱,不就因小失大,得不偿失了吗?”
张无忌这个时候早已将这顾虑放到脑后了,所以他的心不为所动,他明显看到了胡德济脸上的得意之色,更加愤恨。
这话本是悄悄话,张无忌却公布于众了,他向众人说:“你们知道冯先生跟我说什么吗?”
众人颇为紧张,冯国用更是紧张而又尴尬。
张无忌一言一字的说道:“冯先生跟我说,如果我今天砍了胡德济,只怕手握重兵的胡大海因儿子被杀而反叛。”
真是语惊四座,好多人吓了一跳,冯国用更是有无地自容之感。
张无忌冷冷的道:“如果是这样,我宁可冒着胡大海反叛的风险,也要执法如山,非杀胡德济不可。真所谓方圆方圆,无方不成圆!部队如果没有法制,那就是草莽,就是流寇,就是乌合之众!!时至今日的明教义军,难道还要一辈子占山为王,去做草莽流寇?就算我们出身流寇,到今天,我们也不能走回头路了!
一如当年刘邦进了咸阳,如果不是与民约法三章,岂有后世的大汉天下,还能有我们汉族的称谓吗?”
人们都低下头不敢看他,更不要说犯颜直谏了。
张无忌于是下令:“将犯人推出去斩首示众!”
卫兵押着不停叫嚷的胡德济和半瘫的黄初出了大门。
第232章 才女之首苏坦妹
张无忌一声令下,要把胡德济、黄初推出去斩首,原本还想劝说的官员,被张无忌这么一说,都顿时哑然了。
这个时候,府衙之外围了好多民众看热闹,一见胡德济、黄初被推出来,往前拥来。
刽子手把二人分别踹了一脚,让他们跪下,在背后举起了刀。
杀了这两个人,人们并没有松口气,堂上还站着那个久负盛名的才女苏坦妹呢!人们实在想不出张无忌会怎样发落她。
当张无忌的目光转向苏坦妹时,没想到镇定自若的苏坦妹说:“原来你就是张无忌,你方才执法如山,倒也痛快。你想对我怎么办?你既知我是谁,请你马上放了我。”
张无忌心里本来也想着放她了,但是听到她后面那一句,心里就来气,这世上竟然还有人命令自己的。当即淡淡的说道:“我读过你的诗,才情确实可与李清照齐名。我也很敬重你,但是,今天时间、场合的需要,都让我必须对不住苏小姐了。”
众人疑虑地看着张无忌。
()
苏坦妹问:“你要把我怎么样?”
张无忌说:“我也知道,我对不起苏小姐。你是无辜的,但我不能不这么做,否则无法约束将士。我不得不借苏小姐人头一用了。”
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惊得背后冒凉风。朱文正甚至以为父亲疯了。李善长表示反对,张无忌没理睬。
苏坦妹冷笑,道:“原以为张无忌军纪严明,得人心,想不到如此狠毒,与匪类有何区别?”
张无忌要杀苏坦妹,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