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总理又提到了曹永国。
对于曹永国,总理也很赞赏,说到曹永国在燕市的时候,就踏实能干,是个做实事的好领导好干部,到了西省之后,更是勤勤恳恳,都累得病倒了……说到曹永国生病的时候,总理站住了,一脸关切和感动,他的眼神之中流露出无比热烈的情怀,就让夏想十分感动。
不管总理是情之所致还是有意为之,总之他的表情和话语确实动人心弦,很容易就触发了心底最柔软的一面,让人不由自主就被打动。
五分钟的路,走了足足有十分钟。十分钟,说了许多闲话。但政治人物之间的对话,闲话也是官话的另一种表述。谈到家人谈到共同的话题,就会间接地拉近关系,增进感情交流。
放眼天下,有几人值得总理花十分钟时间来说一些家长里短的家常?夏想很幸运也很自豪,但越是如此,他心里越是对即将到来的难题,忐忑不安。
总理想让他离开天泽,出发点到底是什么?
到了房间,分别落座之后,古玉就出面上茶。总理少不得又夸了古玉几句,难得的是,古玉文静带羞,在总理面前表现出了十足的淑女风范,而且被总理一夸,居然还脸红了,就让夏想大跌眼镜。
又想起有一次付先先也是在人前淑女得很,不由暗暗感叹,女人天生就比男人会表演,谁要认为单纯的女人没心计,谁准会吃亏上当。
古玉表演完毕,出门的时候,偷偷看了夏想一眼,趁人不注意做了个鬼脸,飞也似地跑了。
老古的房子坐北朝南,是平房,大门敞开,前有绿树成荫,后有鸟语花香,还真是一个处难得的清净之地。穿堂风盘旋吹过,让人浑身舒坦,比任何电扇和空调都让人舒适百倍。
总理似乎陷入了某种情绪之中,微眯着眼睛品茶,不说话。总理不说话,老古和夏想也就沉默着品茶,风声由远及近,一阵接一阵,带来花香和庄稼的清新,夏想才体会到此处的妙处,叫“听风处”果然贴切。
总理足足喝了五分钟的茶,才又开了口:“夏想,听说你是邹老的弟子?”
夏想心中一紧,来了,总理由邹老引出话题,显然是要向学业方面引了,就说:“是,跟邹老学了一年多的经济理论,惭愧得很,没学到邹老思想中的精髓。”
总理微一点头:“领导干部到了一定的级别,就要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加强理论学习,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理论知识提高了,眼界才能更加开阔,是不是?”
“总理说得是,理论知识可以武装头脑。”夏想除了顺应总理的话,别无他法。
“有没有想过要加强一下理论方面的学习?”总理终于问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夏想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稍微沉默了几秒钟才说,“有机会能加强理论学习当然是好事,我也非常期待,不过现在天泽各项工作刚刚全面展开,我才和天泽人民建立了感情,不舍得离开他们,还想为天泽的父老乡亲,多做一些实事,多引进一些好项目。”
夏想以为总理还会说些什么,不料总理却出乎意料地没有再提这事,仿佛轻轻一揭就翻过了一页,说起了无关紧要的话题。但夏想明白,总理似乎决心很大,他就十分不解,总理选择此时非要将他从天泽搬开,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夏想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说天泽还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或者说,只是想让他离开天泽,远离家族势力的控制范围?
不管是出于哪一种考虑,夏想却坚定地认为,他还是要在天泽干到届满才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太频繁了,在履历上也不好看。主要也是他现在对天泽倾注了太多的心血,眼见许多重大项目就要提上日程,他此时一走,心血就全部付之东流了。
他不甘心
他走后,天泽重回陈洁雯时代,还有什么前途可言?他辛苦招商引资的项目,能不能维持还要两说,后继投资,就更有可能要黄。
由此可见,有时高层考虑问题的出发点,真的不是出于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而是完全为了政治需要。
夏想不是说总理的做法不正确,而是至少在他的立场上,他更愿意为天泽的经济发展,情愿放慢上升的脚步。尽管他也知道,去中央党校也未必不好,毕竟是总理的点名,他去了后,肯定会得到特殊照顾。
其实再深入一想,也许总理是觉得让他跳出天泽,远离家族势力的范围最好,而且由总理安排他进中央党校,相当于在他的额头上标明了他是总理的嫡系。
但现在不是站队不站队的问题了,是他要坚守从政的理想和信念,而且从下马区到郎市,再从郎市到天泽,都被人摆弄,这一次,他想自己做主,想努力抗争一次。
虽然很难。
总理又坐了十几分钟,就走了。夏想和老古送到院外,凝望总理的汽车消失在远处,二人才转身回去。回去的路上,老古一直在思索什么问题,到了屋里坐下之后,他才突兀地说了一句:“夏想,你要做好心理准备,总理的决心很大。”
夏想点头:“我的决心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