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海齐从郑佳彦匆匆的述说中,就看出了那个幕后的智尸,绝对是个自大的,自以为是。愚蠢的家伙。
功夫丧尸?!这真是最可笑的玩意儿!如果郑佳彦的描述没有太过夸张的话,那功夫丧尸有着极佳的行动能力,可这样出色的战斗型丧尸,却被用来玩花拳绣腿。
真他妈的脑残。
要说到对中国功夫的认识,不是那些什么各大门派。不是文武学校,不是什么国内国际武术大赛的金牌选手,而是军队,而是人民子弟兵。
想当年,开国之初,部队召集了江湖上的各门派高手高手高高手,希望能采众家之长,制定一套军人徒手杀人搏命的功夫--没办法,当年还是小米加步枪,贴身肉搏能力还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的结果却是南拳北腿的大宗师们留下了一地鸡毛--所谓的功夫,所谓招术,所谓的套路,所谓的内外家功夫,根本没多少实战的能力!
上世纪80年代制定的军体拳,与其说是用来训练士兵的搏杀技能,不如说是军队加强版的广播体操,反倒是军警一些特殊部队内部的擒敌格斗术,才有真正致命的能力,可惜的是,里面也没多少所谓的国术精华,相反,倒是向空手道、柔道学了不少招式,而且其中的一些动作可以用卑鄙下流无耻来形容,那才是招招致命的。
和很多武术爱好者猜测的相反,擒敌格斗术其实根本没有固定的招式和套路,其实质是训练个人的身体协调性、发力合理性、韧带强度等等,临战对敌时依靠一系列动作、步法、身形变换完成对目标的打击,其原理和散打、以及李小龙的截拳道相同,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以连贯的、自由的、适合现实需要的打击击倒对手。
封海齐当年就接受过类似的训练,虽然多年没动筋骨了,但老底子还在,正好可以让那个爱显摆的智尸开开眼界,让它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功夫。
就在这时,哗啦一声,在封海齐船头前10来米的溪水里,突然冲天而起一个身影,只见它带着阳光照射下闪烁着七彩光芒的水珠,高高跃到空中,落到水面--不,并不是落到水面,而是水面上沉浮的几只丧尸的肩膀上,脚尖轻点,如蜻蜓点水般,踏波而来……
好!即使对手是丧尸,封海齐也禁不住在心中高声喝彩,这丧尸的身体协调性,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这些动作,换了封海齐,并不是不能做到,但非得勤加苦练,一个单调的动作要练上百遍,甚至数百遍,才能收发由心,不致于失误。封海齐却不知道,王璐合体操纵功夫丧尸,其实质就是身心合一,心到手到眼到,心动,则身动,这与普通人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记忆性条件反射相比,其高明之处不能以道里计。
就在呼吸之间,功夫丧尸已经跃近船头,只见它脚下重重一蹬,踩得脚下的一只强壮的水丧尸往水里一沉,双臂一展,身子高高跃起,如鹰击一样向船头的封海齐扑击下来。
劲风扑面而来,封海齐站在船头,纹丝不动,功夫丧尸衣服上的水滴都已经溅到了他的脸上,他依然,不动,如山。功夫丧尸一个双风贯耳,出拳向封海齐的太阳穴击去,这一招如果打实了,封海齐轻则当场昏迷,重则一命呜呼。
就在这时,封海齐动了,他一拳击出,毫无花哨,直来直往,正中功夫丧尸的脖子。
咔的一声脆响,功夫丧尸的颈椎当场折断,头软软地垂挂了下来,虽然功夫丧尸并没有死。但显然它再也不能施展那些华丽的招式了。
功夫丧尸扑通一声摔倒在船头上,不等封海齐有所动作,它的四肢着地。如一只巨型蜘蛛一样在船头甲板上快速爬动,那只断了脖子的头反背在背上,还冲着封海齐吡牙咧嘴,扑嗵一声。掉落到溪水里。
封海齐握起拳头看了看,很好,当年的拳脚还没有拉下。嘿,什么功夫丧尸,也不想想,跃在空中,身形就没法改变腾挪,大雁展翅下落时姿态虽然美妙,但下落速度也只不过初速度加重力加速度。至于双风贯耳,双臂需要展开再合击,两只拳头的空中行程这样长,这要浪费多少动能?而自己,只是一拳直击。双脚稳定地踩在船头,借助腰腿之力,这一拳行程虽短,力量却足,后发而先至,只一拳,就击中功夫丧尸的颈部,换了活人,早就没命了。
不过,这一拳,也会给那只幕后的智尸足够的教训,让它不要小看人类的历代流传下来的科技知识。顺便告诉那智尸,骚年,电影上的特技千万不能当真!
功夫丧尸被一拳击败,显然也出乎幕后智尸的意料,它似乎放弃了对水丧尸的指挥,水丧尸的攻击变得杂乱无章,船和竹筏上的众人压力一下子轻起来。
封海齐挥了挥手:“加快速度。”
机动船再次前行,硬生生冲过浮在溪面上黑压压的水丧尸,向上游冲去,水丧尸逆水而行速度自然无法和螺旋桨相比,很快被抛在了后面。
周春雨兴冲冲地跑上船头,他在百忙之中将封海齐一拳退敌的一幕看得真真切切,他冲着封海齐一翘大拇指:“封所,你是这个!”
封海齐摇了摇头:“别高兴得太早,这只是开胃小菜,大头还在后面呢。有没有人受伤?”
周春雨道:“还好,水丧尸的近战能力还是弱了点,我们没让一只水丧尸上甲板,断手断脚倒是斩了一箩筐,没人受伤。”
封海齐想了想道:“让岸上的人员全都上船和筏子,挤一挤,我想丧尸的下一波攻击会从田野的方向压过来,它们数量多,我们不能硬耗。”
周春雨应了声,当下指挥船只靠岸,让岸上的众人上船和竹筏,因为超载,船和筏子行进的速度更慢了,竹筏上的众人纷纷用长竹竿撑着溪底,以助竹筏前行。
封海齐突然高声命令:“预备!举盾!”
船和竹筏上的众人一阵手忙脚乱,一面面建筑工地上常见的竹架板被一双双强壮有力的手臂架了起来,护住了头顶和船舷两侧--龟阵,这是罗马龟阵的变形版。
当龟阵堪堪架起后,两侧的堤坝上涌来看不到头的丧尸群,它们来了。
这一次,幕后的智尸再也没选择单挑这种愚蠢的行为,无穷无尽的丧尸就做了一件事,扔。
扔东西,确切地说,是扔垃圾,将丧尸们手头能捡到的杂物,一股脑儿向缓缓前进的机动船和竹筏砸过来,板砖、石头、晾衣架、菜刀、榔头、水杯、板凳……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这气势,当真是想用一堆堆垃圾,将崖山救援部队给淹没了。古人有掷鞭断流,今有丧尸扔垃圾填鄞江。
幸运的是,这些普通的丧尸动作协调性实在是不行,手里的杂物扔出来完全没有准头,倒像幼儿胡乱扔东西似的,鄞江下游水面较为开宽,这些杂物大半都落到了溪水里,只有少量扔到了崖山众人头顶,但轻轻易易就被竹盾给挡下了。听着竹盾上呯呯啪啪的落物声,众人都松了口气。
封海齐依然站在船头,但他的身上已经穿上了标准防暴服、头盔,手里举着一架超长的竹盾,将自己掩得严严实实,竹盾上部有条较粗的缝隙,封海齐正透过这观察孔警惕地盯着两岸。那智尸,绝不可能只有这点子手段,如今的崖山众龟缩在船筏上,看似安全,其实反而增大了风险,因为这样密集的阵型,就怕一个火字。
中国人谁不知道三国赤壁的故事,曹操百万大军都敌不过周郎一把火啊!
封海齐正在忖度,却见岸上某个角落突然闪起一道亮光--是火,果然是火攻,只见一个燃烧瓶以抛物线从岸边升起,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扑嗵一声。落到了溪水里,离带头的机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