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休息好了,娘,今晚想做点什么,我来做?”珠儿不好意思的笑笑,自己母女相依为命,何时开始东想西想了,难道就把娘给忘到脑后了吗?
“随便,我家珠儿做的什么都好吃,娘都喜欢吃!”许氏心里感叹女儿的乖巧懂事,同时,也暗叹自己的无能,让一个大家闺秀抛头露面如店小二般的做生意,这样的女儿,谁家愿意娶?这孩子的终生大事,成了她的心病了。
“二哥,想什么呢?木块,都快被你削成木片了,你还在削?”杨子森看着院中人,暗自观察了好久,实在忍不住了才出口询问。二哥说要再做两根擀面杖,找来的一根木块,被他捏在手中削啊削,削得只留下薄薄的一片了,还没见有什么反应,这哪能做成擀面杖?
“噢!”杨子林被小三的询问惊醒,一看,哑然失笑,丢下手上的东西,道:“我在想,这珠儿姑娘真能干,看到她,就想起了妹妹那些年在码头卖烧饼的往事!”
“嗯,妹妹也说,这珠儿姑娘不错,所以才放心的把店铺交给她。这几个月的帐,也做得很细很好,没有一丝差错!”杨子森当然知道珠儿的能干所在。
“能说会道,又能写会算,还做得一手好饭菜,这样的姑娘可不多!”杨子林由衷的赞叹。
“是啊”杨子森本想顺着杆子再夸赞几句的,转而看向二哥,人小鬼大的他,突然想到一件事:“二哥,不如,让当给我当嫂子吧!”
当嫂子,大哥已娶妻,那就是给自己当妻子!
这主意,真好!
“别瞎说,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亏你还是读书人,看你的书读到哪儿去了,别凭白毁了她的清白!”杨子林心里赞同,脸上却是一本正经。
“这有什么,让爹娘找人来提亲就是了!”杨子森吐了吐舌头,却满不在乎道。
“好像什么都懂,怕是你也心急了吧!”杨子林看向老三,笑道“说起来,你和妹妹,明年就十五了,唉,晃眼,都长大了。”
“二哥,我可不像你们,三年后,我还要上洛城考试,哪来那些闲功夫!”杨子森知道,像他这样的岁数,有些人都成亲了。但,自己是杨家的希望,是杨家的骄傲,要想不再重复那些年的苦难,自己必须努力读书,出人头地。
“也是,你倒不急,只是妹妹,明年就及笈了,女子再拖不起!”男子无论多大年龄,只要有钱,都能娶上如花般的少女。但,女子年满十八,再翻过二十,可就无人问津了,杨子美就是鲜活的例子。
“不怕,妹妹这么能干,肯定能找到好的人家!”杨子森咬咬牙道:“明天过后,她的身份,也会有所不同!”
“中了,中了!”满大街,敲锣打鼓,报喜的人,一拔一拔的涌向各家客栈。
杨子林想要拉着老三去看榜的,但这小子,就是赖在店铺里不动。
今天店铺里的食客太少,珠儿看坐在大门口的兄弟二人,明明很着急,却是一动不动,都不知道,他们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恭喜杨老爷,中了第三十名!”过了好久,等得杨子林都快等不下去了,报喜的人终于来了。
“老三,你中了!”杨子林听了,一下就从坐位上跳了起来,欢呼道。
“本来就能中!三十名啊?”杨子森摸了摸鼻子,故做淡定的问。
“阿海,快,赏钱!”看老三那副挨打样,杨子林恨不能揍他一顿,但,到底不敢,现在,他可是举人老爷了。看着来贺喜的人,连忙招呼阿海。
阿海把昨夜早就准备好的红包,一一分发给报喜恭贺的众人,喜得一个个的眉开颜笑,又是一串串的吉利话不要钱的再奉送了出来。
“恭喜三公子!”打发完外人,店铺里,许氏、珠儿和厨师小二,一并儿前来给杨子森贺喜。
“好,大家都辛苦了,人人都有赏!阿海,你接送照顾三公子有功,赏二两银子,其余的,一人一两。”杨子森觉得没什么可喜的,三十名,说不定,徐家那家伙都比自己考得好。对众人的道喜不屑一顾。相反,杨子林却是乐开了怀,大方的掏出银子,一一打赏。
“二公子真大方,要是三公子中了状元,你是不是赏十两银子一人啊?”阿海接过赏银,讨好卖乖道。
“借你吉言,三年后,三公子中了状元,在座的众人,一人十两银子,我杨子林说话算话!”都说要讨好彩头,这不就是好彩头,杨子林高兴的接过阿海的话道。
“好啊,三公子,你一定能中状元,我们的十两银子,就先寄放在二公子你那儿了啊!”厨师乐呵呵的说道。
“好!三年后,我一定考中状元!”三十名,多没面子,举人的妹妹,到底没有状元的妹妹身份高,不为别的,为了妹妹能嫁个好人家,他杨子森也一定要好好读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杨子林又拿出银银,咐吩阿海采买,大家伙今晚庆祝一番。
厨师和许氏还有珠儿,各自拿出自己的拿手好戏,煎炸炒蒸煮,丰盛的一大桌子,不分主仆店铺里的众人,欢聚一堂。
“娘,你偿偿这个,这可是师傅的绝活,是吧,师傅!”珠儿给许氏挟了一筷子菜,还不忘记向厨师拍马屁。
“呵呵,许嫂子,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