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会向四舅母开这个口的。”窦昭直接地回绝了宋翰,“你的婚事,自有国公爷做主,你就不要胡思乱想了。”
宋翰听着,跳了起来。
他质问宋墨:“哥哥也和嫂嫂想得一样吗?”
宋墨略一犹豫,点了点头:“没有父亲同意,撷秀就是嫁进来,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宋翰眼睛一红,后着条腿拐着朝外走:“你不管我,我去跟父亲说去。大不了他把我给打死好了,把正我也不想活了。你们一个不管我,一个什么都要管我,我就是你们中间受气的夹板,我去找娘去,只有娘疼我。要是娘还活着,怎么会拦着我?”
窦昭高声喊着“若朱”,道:“你们还不拦住二爷。二爷发热,烧得有些糊涂了,你们还不快给二爷去请个大夫来瞧瞧!”
若朱二话没说,指使着金桂和银桂把宋翰按在了地上,自己则拿了块帕子塞住了宋翰的嘴。
金桂和银桂吓得脸色发白,不由地偷偷打量宋墨,却发现宋墨沉着脸,却一言没发,两姐妹这才心中微定,把宋翰架到了床上。
第四百零一章 去来
现在的英国公府,就像个是筛子,越是所谓的“秘密”,流传的越快。
宋翰嚷着娶蒋撷秀的事自然是不瞒不过宋宜春的。
可宋宜春却很诡异地保持了沉默。
宋墨很是困惑:“难道父亲并不反对天恩娶撷秀表妹为妻?”
对于他来说,表妹们能有个安稳的去处,不管是嫁到他们家还是别人家,他都是乐见其成的。
他怕就怕父亲和宋翰想得一样,到时候害了蒋撷秀。
窦昭却不相信。
宋宜春现原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他决不会让宋墨好过,可他也不想英国公府断了传承,两个儿子中他总要抓一个在手里,给宋翰找个强有力的妻族,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她道:“二爷想娶撷秀表妹,那也得看蒋家答不答应,国公爷何必跳出来做恶人?而且这件事若是付了出去,别人只会说国公爷敬重亡妻,为了妻族,宁愿为次子求娶罪臣之女。面子,里面全有了,何乐而不为!”
宋墨不由点头。
他了解蒋家。
如果蒋家还在全盛之时,父亲为宋翰求亲,蒋家纵然不十分满意宋翰,也会勉强答应这门亲事。可如今蒋家落魄了,再应答这门亲事,不免有攀龙附凤之嫌,蒋家是决对不会答应的。
窦昭还有一个担心。
前世辽王之所以用宋墨,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宋墨是定国公的亲外甥,可以利用定国公府几代经营下来的人脉,指使得动定国公豢养的死士。今生,宋墨注定不可能竭尽全力地帮辽王谋逆,辽王会不会利用同为定国公外甥的宋翰呢?
如果宋翰娶了蒋撷秀,在那些曾经受过定国公恩惠的人眼里,宋翰比宋墨会更让他们觉得亲近。
当然。如果蒋撷秀真的嫁过来,日日相对,她心里肯定觉得有个疙瘩。
所以第二天她一大早就催着宋墨早点过去蒋四太太那边:“我们睡得安顿,四舅母这一夜还不知道怎么过的?今天事又多,我们早点过去,一来能帮帮忙,二来也可以给四舅母递个话,让她老人家安安心心地把骊珠的送出阁。”
宋墨觉得窦昭说的话有道理,虽然婚礼定在晚上的巳时,但他们不到卯时就去了蒋家四太太那里。
窦昭把宋宜春的态度告诉了蒋家四太太。并婉约地试探窦家四太太:“宋翰年纪小,这几年跟在国公爷身边读书写字,待您又是一片赤诚。有些事想得不周全,还请您不责怪。好在是他的一片心是好的,四舅母也当欣慰才是。”
蒋家四太太思忖片刻,笑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越是这样。我们越是得早点回濠州才是。早几年柳州卫指挥使刘大人就曾为长子求娶撷秀,只因我们家二老爷待他有恩,老祖宗怕别人说我们家挟恩图报,没有答应这桩婚事的。后来又遇到老祖宗病逝,几个孩子的婚事就拖了下来。前几天我来京都的时候听你大舅母说,如今柳州卫指挥使刘大人再次为长子求娶撷秀。她觉得刘家离我们太远,怕撷秀嫁过去了不习惯,和我商量这件事。我当时全副的心思都放在全骊珠身上。也没顾得上。现在骊珠嫁了,我也有空和大嫂好好商量几个孩子的婚事了。只怕要辜负国公爷的一番好意了。”说完,好像怕窦昭吃亏一样,若有所指地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