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队伍来这里,带了诸多物资,但是比起灾民的数量,仍旧显得微不足道。
李复写信,着曲阳河快马加鞭赶往临颍服务区,依旧是以朝廷的名义,去服务区调集物资。
不过,或许那里也已经有灾民过去求救了。
有李承乾这个太子在,跟周围的州县道府打欠条也更方便了。
朝廷会还的。
眼下物资只是没有运送过来,等送过来,再还也是一样的嘛。
救急。
临时搭建的窝棚里,百姓们身上裹着能找到的一切御寒之物。
也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明日还会有粥,不用过那等茫然走在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的日子。
鼾声、梦呓声、还有孩子偶尔的抽泣声交织在一起。
几堆篝火在营地关键位置燃烧着,发出噼啪的轻响,既是为了驱赶秋夜的寒意,也是为了警戒。
巡逻的护卫手持兵刃,脚步轻缓地穿梭在棚户之间,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
营帐里的李承乾,揉着酸麻的胳膊。
杏黄色的袍袖上沾满了灰尘,他却无暇顾及这些。
李复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边,递过去一个水囊:“累了吧,喝口水。”
李承乾接过,仰头灌了几口清凉的水,长长舒了一口气。
“王叔,来到这边,即便是有王叔在身边,事情做的依旧辛苦,当初王叔初次到临颍的时候,岂不是更艰难?”
“那时候朝廷还并没有这般富裕。”
李复无奈一笑。
“是啊,那时候朝廷的日子也不好过。”李复说道:“不过,王叔自有办法。”
欠条嘛。
有一就有二。
更别说,这次比较好的是,上次的欠条,也早都还了。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有了名声在,还怕借不到?
要是不还,李二凤的脸往哪儿放?
这叫用别人的脸面,办别人的事。
“事情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哪怕过程会艰难。”
“咱们并非站在原地,一步不动,只要挪动脚步,不管挪多远,那就是前行。”
李承乾点了点头。
“今日施粥,我只是做了这么一点事情,他们就对我如此感激。。。。”
说起这个,李承乾心中复杂。
“对他们而言,这一碗粥,就是命。”李复的声音平静而深邃,“你给予的,是活下去的希望。这份重量,你感受到了吗?”
“很重,但是我愿意扛起来。”李承乾认真说道。
李复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承乾,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坚定你心中所想,外界的纷扰对于如今的你来说,并不重要。”李复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