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言官们上奏,李世民在翠微宫的时候搁置下来,如今侯君集回长安,在西州的事情处置的极为妥当,李世民也很满意,自然不会去找侯君集的事。
不仅不找,还要赏赐他立下的功劳。
灭国之功。
侯家与东宫之间的亲事,也要定下来。
九月份的长安城无疑是热闹的,西州都护府的设立,让长安城的百姓们津津乐道,就在这个话题都要被讨论过去的时候,侯君集带着鞠文泰父子,回到了长安。
大唐的百姓对于在外打了胜仗的将军无疑是崇敬的。
朱雀大街两侧被百姓们围的水泄不通,大家都翘首以盼。
午时刚过,远处传来了低沉悠长的嚎叫声,整齐划一的马蹄声,脚步声,来了!
大唐旌旗率先入城门,玄黑色的旗帜在微风中轻轻晃动,金色的唐字和各式军徽在秋日阳光下熠熠生辉。
紧接着便是侯君集所率领的精锐骑兵,他们身着明光铠,头盔上的红缨如同跳动的火焰,刀枪林立,甲胄鲜明。
他们个个挺直了腰板,神情肃穆而骄傲,透着一股百战精锐的煞气。
马蹄踏在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发出雷鸣般的轰响,震得人心头发颤。
“大唐威武!”
人群中,不知道谁带头喊了一句,紧接着,周围的呼喊便如同山崩海啸一般。
“大唐威武!!!”
“大唐威武!!!唐军威武!!!”
百姓们高高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为得胜而归的将士们高呼着。
老翁颤巍巍举起酒碗,妇人将新采的菊花抛向军阵,少年们攥紧拳头,眼中有火在烧。
鞠文泰父子虽然被侯君集带来了长安,可毕竟这父子俩是开城投降,因此,侯君集也并未羞辱他们,让他们如同颉利一样,乘坐者囚车进入长安。
只是队伍之中,一辆朴素的马车混在当中,这里面坐着的,便是带着脚镣的鞠文泰父子。
此时的父子两人,早就没有了往日身为高昌王,王太子的半点威仪,坐在马车之中,透过车窗帘的缝隙看着朱雀大街两侧的百姓,听着山呼海啸般的呼声,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萎靡不振。
鞠文泰垂眸。
曾几何时,他步入长安城,在太极宫见识到了北胡南越各国使臣齐聚一堂,歌舞演乐,那是何等的盛景。。。。。。。
“父王。。。。。。”鞠智盛嗓音干涩,脸上的表情依旧灰败。
鞠文泰则是摇了摇手。
“高昌已经没有了,咱们父子,也不是高昌王,高昌王太子了。”鞠文泰叹息一声:“上一次我来长安城,长安城还未曾这般热闹,现如今,人更多了。”
侯君集坐在马背上,走在队伍中央,接受着来自道路两旁如同潮水般的欢呼,神色冷峻,目视前方。
心里再高兴,这会儿也要装一装。
这叫威严。
微微扬起的下巴和眼底深处那一丝难以掩饰的得意,还是透露着几分志得意满。
灭国擒王,献俘阙下!
队伍浩浩荡荡穿过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尽头,承天门巍然矗立,门楼之上,明黄华盖迎风招展,左右文武分列。
中间一人,冕服威严,负手而立。
虽与城墙下相隔甚远,却能令人仰望其睥睨天下之姿。
队伍停下,欢呼声停止。
侯君集翻身下马,单膝及地:“臣侯君集,不辱使命!”
李世民垂眸看着下方的侯君集。
“免礼,上来回话。”
“是!”侯君集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