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拖住冯家,他们使者团,就算是离开长安,还能安全回到林邑吗?只有先回到林邑,才能想后续其他。
而且,岭南也不一定会对林邑如何。
林邑可是大唐的藩属国。
夜色里,齐国公府邸。
“郎主,事情办妥了。”
坐在书房里的长孙无忌放下手上的竹卷,微微颔首。
“继续盯着点,有什么动静,一一禀报来,若是他还在动摇,就想想办法给他添把火,记得,事情做的不要太过明显,最好是能够让他自己想明白。”
“是。”仆从应声。
“你将这封信,交给张御史。”长孙无忌说道:“要他便宜行事,今天朝堂上只是起了个头,后续,还有的忙活呢。”
“至于事情嘛,他不用知道的那么详细,他若是问起来,含糊过去便是了。”
仆从躬身,接过书信。
目送着仆从离去,长孙无忌微微一笑。
让冯家跟林邑之间不对付,倒也不是什么难事,用不着拿什么图纸做文章,真若是如此,岂不是还要弄些有分量的图纸?
好东西可不能轻易示人,太子外甥,手段还是稍显稚嫩了一些。
挑拨冯家跟林邑,只需要旁人一番言语,吓唬得住其中一方,就足够了。
显然,据送回来的消息来看,林邑的使者,被岭南冯家的势大给吓唬住了。
林邑使者对付不了。
他对付不了,就要找靠山,找帮手了。
冯盎要将冯智戴留在长安,这消息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让旁人一点拨,那林邑使者就应该知道,朝廷对岭南冯家也不放心,利用这一点,给他壮壮胆。
大唐的藩属国嘛,到长安来谒见大唐皇帝,不就是为他们的国家,找个强有力的靠山?
不然,为什么要给大唐做藩属国呢?年年遣使上供,哪怕朝廷拿些空有名头而不值钱的赏赐给他们,他们也要老老实实的感恩戴德,而且,贡品还是一如既往,若是一年比一年差,那就是藐视宗主国了。。。。。。。
长孙无忌坐在书房里,想想这些事,嘴角就压不住。
林邑那边,等到冯盎回去之后,让冯家跟林邑先对上。
事情还没有到爆发的时候呢。
至少,今年太子的人取回了稻种之后,播种上一季,看看稻种到底如何。
如果真如太子所预料的那般,那么,就该是到了冯家配合朝廷取林邑的时候了。
张御史还不知道,这件事冯智彧之所以会如此暴怒,是因为林邑的使者先下毒。
这事儿得先瞒住,把控朝堂的风向,等到要取林邑的时候,真相公布出来。
那么,还有谁会反对拿下林邑呢?
毕竟,朝廷文武百官,被这件事给蒙骗了,才会帮着林邑使者说话呢。
当然,事情的真相,真有心要查证,也不难,西市当天那么多人,就算是控制了主要人员,必然还是有漏网之鱼。
哪怕是百骑司和不良人同时出手管控,不见得能把这件事滴水不漏的给封锁起来。
但是,朝中的官员,谁会费这么大的劲去查?
或者,真有那较真的,等到他们查出来了,时间都过去多久了?估摸着,也快要到了朝廷要对林邑动手的时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