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今天又要大兴土木,这前后十年,一拆一建,陛下,天下会怎么想。”
李世民微微颔首。
是这么个道理。
“朕本来是想,这个洛阳不是地处中央嘛,经营一番,也能方便四方百姓,但是张玄素这么一说,朕就算是去洛阳露天坐着,也不能说辛苦了,整治洛阳宫乾阳殿的事情,就这么算了。”
“还有,赐给张玄素二百匹绢绸,朕升迁你为,太子宫右庶子。”
“谢陛下。”张玄素拱手应声。
“陛下圣明!”李复拱手称赞。
都到这个气氛了,得说两句。
因为,看到好处了。。。。。。。
李世民目光看向李复。
“哦?你说朕圣明?”
嘴角带上几分笑意。
“圣明在何处啊?”
“张公劝谏,就事论事,便是拿着陛下与隋炀帝相比较,陛下不也没生气吗?”李复笑道:“当初臣经办大云寺的案子,最终拆除寺庙,将寺庙的砖石木料分给周围的穷苦百姓,也是效仿陛下当年在洛阳的作为。”
“陛下为臣等,做了个好的榜样。”
李世民努力的压着自己的嘴角,微微颔首。
这事儿,自己倒是知道。
“臣以为,魏监所言,封禅沿途,劳民伤财,耗费颇大,对于朝廷,对于百姓,都是一种负担,与其将人力物力都耗费在封禅上,不如让朝廷办点更实在的事。”
李复这一张嘴,李世民就听出来,他是话里有话了。
“哦,那你觉得,什么是实在事呢?”李世民问道。
“上元节之后,苏定方要启程去登州,为朝廷重新管理建设北方水师,这一趟去,恐怕耗费也不少,与其封禅花钱,不如,给水师花钱,陛下以为,如何?”
李世民嘴角的笑容逐渐消失。
钱不花在那里,总有去处是吧?
就知道这小子就不会平白无故的站出来。
这是来给苏定方要钱来了。
朝中群臣面面相觑。
这钱,你不花,有的是人花。
是这个道理吗?!
刚才说的,仓廪不实,这四个字,泾阳王是听漏了吗?
户部的人已经开始抓心挠肝了。
要钱?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
“陛下,您看,苏定方去登州,为朝廷重新整理水师的队伍,为的是什么,是大唐的安稳啊。”
“华夏平稳,四夷宾服,这是眼前的。”
“朝廷拿着什么让他们宾服?是朝廷的德行?”
“还是那句话,如果朝廷能用德行让四夷宾服,那武德年间,就不用年年给草原上送财货了。”李复说道。
李复的话,在场的人心里跟明镜一样。
德行是嘴上说的,但是真正的德行,在手上握紧的拳头。
打疼了,他们就知道朝廷的德行有多高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