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毕竟太上皇已经不问朝政了。
说起来,自己,是没有什么靠山的。
而自己来泾阳王府,人家也猜到了一些事情。。。。。。。。
武士彠对着李复拱了拱手。
“殿下说的是极。”
李复微微一笑。
其实,他这话说的也没什么毛病。
送走了武士彠,李复转身回了宅邸,他要去找自家夫人,好好蛐蛐一下这事儿。
书房里。
“那礼物,你就都收下了。”
李复点头。
“收了啊,应国公亲自前来,他东西带来了,再让人家将东西拿回去,那这笑话可就闹大了。”李复说道:“用不了一天,整个长安城的人就知道,泾阳王府把登门拜访的客给撵回去了,东西都没留。”
“不仅仅是应国公颜面扫地,泾阳王府脸上更不好看。”
这可跟当初对倭国来的遣唐使避而不见不能相比。
将他们撵走,那是不屑与他们打交道,他们的身份够不上面见尊贵的泾阳王殿下。
但是应国公,那可是活着的开国功臣。
“你看,他这次来,带的礼物,那可是下了血本了。”
“老周看过了那血玉壁,拿着当个传家之宝,都一点不过分,那玩意儿,是前朝宫廷匠人的手艺,市面上根本见不着。”
“还有荆州的那些田产地契。。。。。。。。。”
“到时候让人捎带过去,正好那边产业扩张,挑挑拣拣,都能用得上。”
“武家在其他方面没有什么底蕴,但是财富方面,没的说。”李韶缓缓说道:“不过,礼物越重,所求越大。”
“夫君,没问题吗?”
李复笑了笑。
“没问题,他不过是想要武家在长安扎根,提前给自家找个靠山。”
“太上皇居住大安宫,已经帮不了他什么了。”
“因此这事儿,明面上是给女儿求学,等后续他回长安了,还要给两个儿子铺路呢。”
“投石问路,他送进书院的女儿,就是那块石头。”
李韶叹息一声。
“有来有往,人家送了这般厚礼,咱们府上,也要琢磨琢磨回礼的事。”
“年礼,还有他女儿的束修,被他放在了一起,这还真是个无解的难题呢。”李韶思索着。
回礼拟定单子,里头也是有学问的。
“既然人家家的姑娘要入学了,就回些书本吧,府上不是有一些手抄本吗?挑一些,送过去,反正去书院读书用得着。”李复说道:“其他的,回一些咱们庄子上的特产,礼轻情意重,更何况,礼也不算轻。”
“再加一些别的,就差不多了。”
“年礼大多也就是这么一回事。”
泾阳王府厨房的东西作为年礼,也就只会送一些关系很好的人家。
人家啥都不缺,就好这一口,就稀罕这“不值钱”的东西。
武士彠从泾阳王府回到应国公府,就这中间的空档,他去拜访泾阳王李复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各家的耳朵里。
各家的反应也是大差不差。
也是猜测着,武士彠想要给自家在长安城找个“朋友”。
说好听点是朋友,因为明面上一个国公,一个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