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时候一天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心思全在查大云寺的案子上。”李韶说道:“朝廷查佛寺,上下闹的人心惶惶,我也就没跟你多说什么,让你专心做事。”
“至于秦小公爷求医,不算什么难办的事情,他自己去了书院那边,是书院的人来宅子里,向我禀报的。”
“我带着翠竹去见了孙道长,带了一些咱们宅子库房里的药材。”李韶说道:“问问孙道长那边还缺什么,为翼国公诊治还缺什么,宅子里这边能给办的,都给办了。”
“翼国公也是大唐的功臣,为他诊治,也是为陛下分忧,这两年,宫中滋补的药材,也没少往翼国公府送,陛下心里也是极为惦记着翼国公,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李韶缓缓地说着。
“没想到,秦小公爷亲自来送年礼了。”
“夫君,秦小公爷亲自登门,咱们不好怠慢。”
李复点头,起身整理衣袍。
“走,咱们去见见。”
前厅内,秦理一身素色锦袍,腰间玉带悬着块青玉平安扣,见到李复夫妇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殿下,王妃。”
李复虚扶一把:“小公爷不必多礼,快请坐。“
仆人端上热茶,将秦理旁边桌上的茶盏重新换掉。
秦理却未急着入座,而是郑重地拱手:“家父久病,多亏孙道长妙手回春,如今已能下床走动了。此番特来拜谢殿下恩情。“
庄子上那边,秦理已经去过了,带了很多节礼送给了孙道长,经常见孙道长,秦理也知道,孙道长那边需要什么。
秦家还出了一笔不菲的钱财,专门用于给医学院收购相关用品。
因为他知道,孙道长经常带着医学院的学生们去义诊,所需的物品,实际上是不少的。
车马,药材,各种用具。
虽然书院也有拨款到分院,但是秦家还是想出一份力。
“孙道长医术通神,能帮上翼国公,也是缘分。”李复笑道,“小公爷不必客气。”
秦理却摇头:"若非王爷将孙道长请来书院,家父也无此机缘。"
两人说着话,李复心中也在感慨,秦琼这般猛将,竟然被伤病折磨至此,实在是令人唏嘘。
两人落座,热茶氤氲间,秦理说起了翼国公最近的情况。
“自孙道长为家父治疗,也用了新的方子,家父的咳血之症已经好了七八分,只是当年战场上留下来的伤病已经入骨,难以完全治愈了,每逢阴雨天,身上各处,仍旧会作痛。”
“翼国公战场勇猛啊。”李复感慨。
秦理苦笑着摇头。
“年轻时逞强,觉得伤病熬一熬就过去了,恢复之后,依旧如初,如今。。。。。。。”
"孙道长的针灸之法可有效用?"李韶轻声问道。
"颇有奇效。"秦理眼中泛起光彩:“行针之后,当天父亲他就感觉轻松许多。”
李韶松了口气:“那就好,孙道长眼下在书院常驻,小公爷若有需要,可随时前往书院。”
“多谢王妃。”秦理感激地点头。
不求能够为父亲医治好身体,只求能让父亲日子过的能舒坦一些。
秦理今年也才七岁,带着府上的人来送年礼,与李复两口子交谈,已经颇显成熟。
翼国公府中,许多外事,翼国公夫人不方便出面,而秦琼身体抱恙,一直在家中休养,除却登门拜访的,秦琼能见一见之外,这些出门在外的事情,从去年开始,就一直都是秦理在做了。
小小的人儿,已经将一半国公府扛在了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