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您带兵打仗的时候,不也才弱冠之年?”
“高明虽然年少,但是毕竟是陛下的长子,是大唐的太子,与二郎你一样,肩负万民。”
“怀仁作为太子少傅,在教导高明的时候与其他夫子是不一样的,因材施教,而且让高明做的,都是实打实的利国利民的实事,二郎若是横加干预,这可不好。”
为了能让这差事落在李承乾身上,长孙皇后也不吝说教了起来。
稻种的事情成了,太子的好名声就来了。
李世民一边听一边点头。
“我明白你的意思,该放手让高明去历练,他身边还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两家的长子,即便是事情有疏漏,做父亲的,会给他们兜底的。”
“不去锻炼,就永远稚嫩。”
“朕的小凤,是要高飞的。”话说到此处,李世民骄傲地扬起了脑袋。
长孙皇后抿唇轻笑,发间金凤步摇在烛光下流转。
“所以才说,该放就要放。”
"课业要自己做!"李世民接话,自己先笑出了声:“用膳用膳。”
尚食局的宫人提着食盒将晚膳送到了立政殿,布置在了圆桌上。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落座,两口子一起用膳。
“说起来,在年少壮志这方面,高明还真是神似二郎。”
李世民开怀大笑。
“那是自然,高明可是观音婢与我的长子。”
长孙皇后只是轻笑。
可没忘记当初要立太子的时候,皇帝那忧心忡忡的模样。
什么立长还是立贤。
长子一定会是长子,至于贤能?谁是贤能的?又怎么判断是不是真的贤能。
这个觉得自己很贤能,另外一个觉得,自己更优秀。
斗来斗去,同室操戈,血流干了,最终坐上那个位置的,真的是贤吗?
烛火在鎏金宫灯中轻轻摇曳,长孙皇后执起玉箸,将一片炙得恰到好处的鹿脯夹到李世民面前的鎏金碟中。
"怀仁教导高明,确实别出心裁。"李世民夹起鹿脯送进口中。
突然好像想到了什么。
“观音婢,你看,青雀,雉奴,他们出生之后,咱们都给孩子取了乳名,但是高明没有乳名。。。。。。。”
“承乾这个名字,是父亲给他取的,说来,我这个做阿耶的。。。。。。。。”李世民一边说一边摇头。
“观音婢,我觉得,就叫鸣鸾,这个名字怎么样?”
“做父亲的是翱翔九天的凤鸟,做儿子的,就是小凤。”
“鸾者,凤凰之子,长生雄鸟也。”
李世民越说越是觉得满意。
真是个好名字。。。。。。
“哎呀。。。。。。。。”李世民连连感慨:“鸾鸟,凤皇属也。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四牡彭彭,八鸾锵锵。”
“不错不错,真是个好名字,就这么定了。”
确定下了李承乾的乳名之后,李世民心情更是好得不得了,人高兴了,胃口也好了,连喝了三杯黄酒。
烛火突然"噼啪"爆了个灯花,映得长孙皇后手中的玉箸微微一顿。她抬眸望向兴致勃勃的皇帝,眼中闪过一丝错愕。
孩子眼见着要十四岁了,想一出是一出的,开始给孩子起乳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