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也是不信的。”王雱淡淡笑道:“麒麟,神兽也,与龙凤一样,是腾云驾雾、翔于九天的,怎么可能被人像牲口一样,千里运过来呢?”
“说的不错。”司马光点头道:“可惜谁也无法提出实证,现下东府已经让有司准备迎接祥瑞的礼仪,可见已经认可了那玩意儿。”
“只怕是别有用心。”王雱冷冷道。
“怎么讲?”司马光知道,这年轻人心机之深,举世罕见,可能只有那陈仲方可与他媲美。
“请问叔父,是谁在力主此事?”王雱问道。
“韩相公。”
“他不是向来明哲保身么?”王雱追问道:“怎么会甘冒此等风险呢?”
“这……”司马光想想也是,道:“你就别卖关子了!”
“叔父博学,自然知道麒麟代表着什么……”王雱这才一字一句道。
“哦……”司马光一下就明白了。
传说中,麒麟能为人带来子嗣。相传孔子将生之夕,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上写‘水jing之子孙,衰周而素王’。此虽纬说,实乃‘麒麟送子’之蓝本。而麒麟一旦出现在国家,不但意味着圣主有德,还有国祚绵长之意。
“你的意思是?”司马光低声问道。
“是。”王雱点点头道:“我怀疑,韩琦是借此祥瑞之说,附会立储之论。”说着压低声道:“咱们那位还在广西,这是他最好的机会!”
“不错……”司马光面sè凝重起来:“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王雱断然道:“我敢打赌,那些贺表里,肯定有不少是夹了私货的!”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三五七章 祥瑞(下)
司马光才意识到事态严重,如今赵宗绩尚在广西……虽然那里已经停战,但没有正式缔约之前,他还不能返回京城……就连陈恪也被支出汴京,己方正处于最薄弱的时期。
虽然王雱时常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但连他自己都承认,值此前景不明的困难时刻,只有陈恪才能将赵宗绩旗下这支松散联军捏合在一起。
“仲方知道了么?”司马光问道。
“起先只以为,这是一桩逸闻,所以没通知他,待发现对方另有打算时,已经来不及再等他回信了。”王雱是巴不得独撑大局,不然怎么展现自己力挽狂澜的能力?
“嗯。”司马光缓缓点头道:“殿下回京之前,我们得设法拖延。”说完心中苦笑,就算回来了又能怎样?
说实在的,他其实有些后悔了。
如今赵宗实大势已成,己方纵使小有所获,也已经无关大局。别看中枢八公中,似乎有四公与赵宗绩相善。但细究一下,欧阳修、包拯之辈,皆是只知道得罪人,不知道团结人的忠耿孤臣,曾公亮、王珪之流,又是明哲保身的慎独君子,这样的人物纵使再多,也不及一个韩琦能搅合。
中枢之外,赵宗绩一党就更没有胜算了。
但谁让他当年不耐闲散冷置,靠着陈恪倾销解盐的计策,才一举洗刷了耻辱,让官家和相公们刮目相看。后来事态的发展。更是出人意料,没藏讹宠竟然被李谅祚干掉。西夏主动向大宋求和。
这其中西夏内部的权力斗争才是主因,但以大宋朝唯我独尊的尿xing。自然将全部的功劳,都归于司马光之身。
于是几年前还被人耻笑的司马光光,摇身变成了妙计安天下的国之干城,前途不可限量。
这一切,都始自陈恪那条妙计……官场上最怕的,就是欠人人情。司马光无疑欠了陈恪一个天大的人情,结果被他稀里糊涂拉上了贼船。
如今司马光简在帝侧,为官家心腹之要,自然身价倍增。回想起陈恪当年趁自己失意时的投资。如今可谓一本万利,倒也真佩服这厮的眼光……呃,这样说好像有些自恋……
无论如何,他已经因为苏辙的事情,被定xing为赵宗绩一党了。虽然有些追悔莫及,可司马光很清楚,自己没有别的路了——再去投靠赵宗实非君子所为,名声毁了,这官也做不得了。中途抽身倒也不是不可以,但已经得罪了人家。将来ri子难熬不说,也没个盼头。
司马光太熟悉那种滋味了,实在不想再来一遭。
想来想去,也只有横下心,一条道走到黑了。若是能杀出一条血路,自己就是铁打的前程,金铸的名声。
若是败了……司马光苦涩的一笑,心道,大不了致仕回家。修我的《通志》去!
王雱走后,司马光合上书稿,收入匣中,还上了锁。似乎短时间内,不打算再拿出来了。
站起身来,司马光长叹一声,心说,陈恪啊陈恪,但愿如你所言,秋里就会有大转机。否则老夫,唉,可就被你坑出蛋黄喽……
见司马光举止反常,年仅十二岁的司马康有些畏惧道:“父亲,你要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