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登时就有些急了,沉声道:“殿下,一切的原则,应该是以选拔出最优秀的人才为要,不应以规矩为原则,作茧自缚!”
赵宗实的脸上,被王安石溅了几滴口水,心里登时不悦,淡淡道:“其实这规矩,也不是坏事。至少它就能限制详定官的权力,使其不能徇私枉法。”觉着这话有点重,他赶紧放缓语气道:“当然,王公的才学人品,天下皆知,谁也不会怀疑你的判断。可要是破了这规矩,日后倘有刚愎自用或心术不正的主考,难保不会将朝廷的抡才大典,变成自家的盛宴。”…;
赵宗实确实是聪明,一番话说得王安石面红耳赤。再要坚持的话,他就成了那个刚愎自用或者心术不正之人,只好愤然垂首。
赵宗实又好言安抚了王安石几句,便按照杨乐道的意见,确定了状元人选。后面九个,王安石和杨乐道没什么争议,赵宗实也就照单全收了。
嘉佑六年殿试的名次终于排定。赵宗实长舒口气,对两位详定官抱拳道:“辛苦二公了,咱们赶紧去向官家报喜吧。”
“是。”两人起身应声。然后命人将誊抄的试卷装箱,抬到福宁殿向官家禀报。
“你们辛苦了。”听了他们的禀报,赵祯微笑道:“在宫里关了这么些天,实在不人道,赶紧回家和妻儿团聚吧。”
三人心里奇怪道,这不合规矩啊。赵宗实只好问道:“父皇,还未拆封誊名呢?”
“这些琐事就交给下面人办吧。”赵祯笑笑道:“何劳诸卿?”
“是……”官家体谅,众人不好再说什么,便告退出来。
离了福宁殿,赵宗实却越想越不对味儿,看官家这意思,似乎是还想看看卷子。那干嘛要自己当这个总裁官?
想一想,似乎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官家对自己的测试,看看他称不称职。另一种是自己这总裁官,只是一个象征,为未来传位给自己做铺垫。
思来想去,不管哪一种,问题应该都不大吧……毕竟只是排名而已,或高或低,谁也说不得什么。
至于那些通关节的条子,都是自己王妃递进来的,那边也绝不可能走漏风声。
于是便收起心思,骑上宫人牵来的马,出了宫。
~~~~~~~~~~~~~
福宁殿中,赵祯手里拿着那份状元卷,似乎是在阅看,却又有些漫不经心。
堂下,胡言兑和李宪正在按图索骥,从一箱子试卷中,寻找对应的原卷。
“找到了!”盏茶功夫,李宪终于从几百份试卷中,寻到了那份廾字七号卷,交给胡言兑。
胡言兑赶紧奉给官家。
赵祯翻开试卷,见上面的内容确实一字不差。点点头道:“拆名。”
“是。”胡言兑便从御案上拿起银拆信刀,小心裁开糊名,然后将试卷转向皇帝。
赵祯一看,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莱州东莱县人士王俊民!(未完待续。
第三五四章 春风得意 (下)
看着白纸上的黑字,赵祯呆了半晌,方缓缓道:“王俊民将为状元……”
胡言兑和李宪全都悚然不敢应声。{ }
赵祯望着殿顶的藻井,压抑着怒火道:“我和他说过什么,你们都听到过吧?耳提面命,反复警告,竟然全被当了耳旁风!”
两人自然还不敢应声。
“唉,竖子……”赵祯苍声一叹,大殿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
陈恪一行人,从陕西路返回,抵临了大宋西京洛阳城。
这一路走来,武学生的怒火也在持续升温,去时他们心忧前途,日夜兼程,并没有与沿途州县官员接触。返回时,他们是满怀着孤胆退敌成功的自豪,满以为会一路载誉,一路风光而回。
然而理想有多丰满,现实便有多骨感,一路上既没有百姓夹道欢迎,也没有官员设宴款待。他们竟然遇冷了……那些沿州沿县的地方官,除陈恪的一干同年外,最好的也不过是派人送点犒赏,却没人愿意露面,道一声‘辛苦’。
按照莫问的说法,就是‘浑似躲瘟神似的’。
陈恪自然知道,官场的迎来送往、人情冷暖,不过是得势与失势之晴雨表。官家任命赵宗实为今科殿试总裁官的消息,已经被官场解读为立储的前奏曲。所以大家自会对他这个注定要倒霉的家伙避之不及了。
‘大局已定?’陈恪嘴角挂起的,不是苦笑。而是一抹深深的冷笑。
当然落在学生们眼里,这绝对是老师的愤怒与不屑!
是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