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想,他既与朝阳长公主结成了同盟,那么南屿也应当算自己的同盟。
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父皇,今日是您大寿的日子,就不要为这样的小事,影响了心情吧。”
说话的是,七公主。
三皇子有些微讶。没有想到最先替自己求情的人会是他七皇妹。七皇妹这是也向着他的?但林贵妃瞧上去却不像向着自己。
三皇子在七公主开口的一瞬间想了许多。但七公主的想法其实很简单。
她根本就不是想救三皇子。她不过是认为这件事并不能彻底拉三皇子下马,与其抓着这样一件不能置之于死地的小事不放,不如尽早将那大网编制好。
寿礼上作假,这事如今瞧着大,但实际上也大不到哪里去。毕竟这全是她父皇的一念之间罢了。父皇总不可能为了个寿礼而直接要了三皇兄的命。且日后若有德妃周旋,他父皇轻描淡写一句此乃意外,也不是不可能。
七公主认为,除敌要一步到位,而不是打草惊蛇。
所以她此刻就委婉替三皇子求情道:“父皇,咱们的寿礼都还没拿出来呢。”
四皇子也站起身离席,同皇帝道:“儿臣贺父皇寿比南山。”
四皇子准备的寿礼用锦盒装着,皇帝却没有心思打开看,只是吩咐身边太监道:“小李子,去收着。”
大皇子和二皇子心中都有些暗暗得意。三皇子这事,看来被拉下来的不仅仅是三皇子一个。
其余人的贺礼,也都暂时入不得父皇的眼中了。
大皇子和二皇子的目光无意间碰撞到了一起。
两人都冲对方笑了笑,但实际上,他们心底都极其提防起了对方。
今日,最出风头的皇子,就他们两个。三皇子若自此被驱出局,最有可能成为夺嫡竞争对手的,就是他们两。
皇子们依次献礼之后,公主们就也依次献礼。
等到六公主献礼的时候,六公主将一幅画遣人徐徐打开。
只见画上是京中文昌巷中的日常。
文昌巷中多是文人雅士,是以其间画面甚为祥和美好。最主要的是,这幅画画工极其了得,画卷虽长,但也不可能画全每个人的五官。但那些简单的几笔勾勒,已能见其间人之神韵。
面对小二拿出的上好砚台,书生低头细瞧,另一人站得稍远,却身子前倾,可见也是迫不及待。
六公主禀道:“父皇,此图名为《国泰民安》。皇儿以为,百姓安居乐业不应当满足于简单的吃饱穿暖,而是要有进一步的愉悦生活。沉浸于书海之中,有余钱、有闲时,无论老少都讲究另一层的愉悦,这才是真正的民安。”
“愿大卫子民在吾皇之下,皆享民安、皆享民乐。”六公主行大礼道。
皇帝大悦,连声赞道:“说得好,吾儿有此等觉悟,父皇甚慰之。”
三皇子在其余人献礼的时候,一直是跪在原地的。
他听到皇帝夸奖六公主,不禁目光也落在六公主的身上。
从来,他就是觉得,这个六皇妹、不,要说六表妹,是入不得他眼的。她唯一的价值,大抵只是维系他与朝阳长公主之间的结盟。
但是此刻,三皇子觉得自己从六公主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让他有所意动。
只可惜,这种意动并没有维持多久。
因为,六公主接下来就说道:“父皇,皇儿还有一事要禀。”
“今日是父皇寿辰,皇儿理应不使父皇忧心。但皇儿深知父皇爱民之心,所以愿替民向父皇求公道。”六公主今日的这些话,有理有据,浑然不似她过去一味刁蛮而出口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