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屿祭司、荣国大将军霍威均被陈将军斩杀,南屿人当夜寻仇,以百姓身份诱骗陈将军出府。趁其不备,剑没入身。陈将军亡。”
“陈将军亡”这四个字重重压下,让皇帝手中的折子都掉到了地上。
他对陈天扬是起过除之而后快的心思。但对方有了驸马这个身份之后,皇帝是暂时消除了这种想法的。
毕竟如今边关混乱,荣人虎视眈眈、南屿蠢蠢欲动,藏锡尚未完全臣服,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战”字。
没有陈天扬的卫国,将何去何从?
皇帝知道,自己这种想法,非常的不智。但在这一瞬间,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这样想。
五年里,从陈天扬第一场战役到这最后一场,无一不胜、无一不赢。
这种胜率,就是三十年前的兵马大元帅南定疆,也未曾有过。
可以说,陈天扬就是卫国名副其实的战神,是卫人的守护者,是他卫帝手下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
可这颗将星,竟如此早地就陨落了!
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帝将折子重新拿起,仔细再看了一遍。
将陈天扬和三皇子的内容连在一起,个中关键,皇帝已明白透彻。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于陈天扬而言,成也百姓亡也百姓。
荆门关一役,五年前荣人来攻,那用云梯攻城的手段是遭到了何种有力的反击,荣人又是何等的损失惨重。
五年后的同一个地方,两方位置完全相反,荣人却依旧是损失惨重。
在这其中,有陈天扬的功劳,更有老百姓的功劳。没有老百姓的里应外合,陈天扬根本不可能这样快攻下荆州城,更不可能以己方最小的损失换得对方最大的损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有事,陈天扬不可能坐视不管。所以,南屿人以百姓身份设计陈天扬,确实是胜率翻倍。再加上,陈天扬已经连续多日劳累,或也有力有不逮的时候。
想清楚了这些,皇帝心中的愤怒和失望没有这样多了。
他看清楚陈天扬的成也百姓亡也百姓后,心中对陈天扬的惋惜也减少了不少。
皇帝心中不想承认的一个事实是——这种民心,他这个皇帝,也未必有!
既然如此,陈天扬确实留不得!
只不过,陈天扬不留,其他人就必须顶上骠骑将军的位置。皇帝第三次看向那急报折子。
将折子看完以后,他出声唤大太监进来。
这第一个吩咐,皇帝不是召人商议陈天扬的下葬追封规格,也不是下旨提拔新的骠骑将军。
皇帝吩咐的是:“把前一道圣旨给我追回来。”
陈天扬已经是一个死人,再怎么封赏,也只是虚的。这次荆州城立功的将士必要大赏,而他的三皇儿也要大赏。
皇帝觉得,既然儿子们都长大了,那么让其中一个独占鳌头可不好。
三皇子即将受封,二皇子和四皇子就不适合再受那么重的处罚。
皇帝定了主意,往皇后宫中走去。
皇后面前,此时正坐着六公主。
六公主一边用鞭子的手柄处敲杯子玩,一边同皇后说话:“母后,咱们宫里好久没有办宴会了,什么时候您亲自召集咱们兄弟姐妹一起玩耍一番啊?”
“三皇兄什么时候回来啊?还有,二皇兄和四皇兄也不知道去哪里了,最近都不来找我玩。”六公主抱怨道。
皇后伸手让宫女给自己净了手,然后亲自给六公主敲核桃:“现在这节骨眼上,可不适合举办宴会。皇儿你若想办,自己下次同你父皇提去,母后可说不得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