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剑桥中国史:中华民国史(上) > 第7部分(第3页)

第7部分(第3页)

许是个疑问,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作出其他任何年份的可与之比较的全面国

民收入估计。不过,珀金斯把刘-叶的数据转换成 1957 年的物价,代替他自

己稍低的农业产出数字,①并增加了 1914—1918 年的估计,结果表明在民国

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很慢,在构成上变化也很小。(表 3)。

表 2 和表 3 列出的绝对值是不可比较的,因为一个是用 1933 年,而另一

个是用 1957 年的物价表示的。此外,1914—1918 年的数字是根据似乎有理

的猜测和确切的估计得出的。但直到 1949 年传统部门所占的压倒优势,以及

这些表所暗示的 40 多年来数量上虽小但质量上值得注意的变化,与出现在本

章其余部分的民国时期中国经济的各别部门的资料很一致。②从 19 世纪末叶

开始,直到对日战争爆发,不大的现代制造业和矿业持续地增长。在满洲,

这种增长继续保持下去,甚至在战争中加快了增长速度。现代运输、铁路和

轮船,经历了类似的发展,没有取代传统的交通,但补充了它们。20 世纪前

半期,一个现代金融部门,特别是银行业,在中国城市大量地取代传统银行

业。但是,甚至在 1933 年,珀金斯估计现代部门(规定得比我所概述的刘-

叶的数据所涉及的窄,他排除了现代服务)的贡献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7%。

这是 1914—1918 年的 3%的两倍多,但仍然很小。

表 3  国内生产总值 1914—1918 年,1933 年,1952 年(1957 年物价)

①刘…叶和巫的估计之间最大的不一致是农业的净增值数字和农业内的作物价值。一方面巫的数字可能太

低,另方面珀金斯认为刘…叶根据的 1933 年谷物产量估计太高,好像也有道理。珀金斯:《中国的农业发

展》,第 29—32 页和附录 D。

②这个简短的讨论根据德怀特?H。珀金斯的《中国 20 世纪经济的增长与结构变化》,见珀金斯编:《历史

剖析中的中国现代经济》,第 116—125 页。

部门

制造业+*

现代+

农业

服务

折旧≠

国内生产总值

1914 — 1918 年

8.5

29.9

10.0

48.4

1933 年

1957 年 10 亿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