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太监已将太后送到一间禅房,卫昔昭缓步走进。
萧龙淇尾随而入,站在一旁静静观望,就见卫昔昭以指关节分别用力按揉太后身上三处穴位。不知道这是在唱哪出戏,但愿她能让太后转危为安。可是,关键时刻救了太后的,怎么会是她呢?
萧龙淇知道自己不该在这种时候还计较别的,却偏偏忍不住,着实没有道理可讲。看着卫昔昭其实无甚条理好讲的折腾了一盏茶的时间,太后竟然悠悠醒来,她其实真不知该庆幸还是生气。
卫昔昭屈膝行礼,“太后娘娘吉人天相,稍后再请御医把脉,开个滋补的方子,便可无恙。”
萧龙淇上前去,眼里含着泪光,语声有些哽咽:“皇祖母,方才真是吓坏了孙儿,幸好您本就是菩萨转世,只是虚惊一场。”
一直站在门边的萧龙洛笑着走到太后近前,“皇祖母,方才是这卫家大小姐设法帮您醒了过来。”
“是么?”太后声音多少有些无力,这才细细看向卫昔昭。
卫昔昭垂着眼睑看着地上,只觉得室内氛围忽然变得让人不安,却是不知缘由。也许只是过了片刻,也许是静默良久之后,她才听到太后吩咐道:
“这孩子救了哀家,留下来说说话。你们两个退下。”
萧龙洛与萧龙淇称是、退出。
太后问道:“你是卫玄默的长女?”
“回太后娘娘,是。”
“是卫玄默与柳寒伊的女儿?”
“是。”这样的问法,似乎是在探寻或者强调什么一样。卫昔昭没有想到,太后也知道母亲其人。
太后又不说话了,视线锁住卫昔昭。
到底在看什么?卫昔昭在出言请求救助太后之际,已经权衡过,觉得理当如此,而此时,却实在是拿捏不准了,不知自己方才之举到底是对是错、是福是祸。
幸好,此时有寺里的人进来回禀,说是住持得知太后之事,已终止闭关修行,前来探望。
太后命人请住持入内。
住持为太后把脉之后,语声中有庆幸:“方才幸亏这位小施主为太后疏通穴位,否则……”
太后闻言,神色很是复杂,之后和蔼笑道:“没想到,这女娃娃竟是哀家的贵人。”
住持又恭声道:“太后不必忧心,今日只是突发急症,之后开几味药,进补几日,便可无虞。”随后双手合十退出,去着手开方子、准备药材。
太后喝了一盏茶,精气神好了许多,面上现出平日和蔼地笑容,温声询问卫昔昭:“你小小年纪,怎么会精通医术?”
卫昔昭汗颜,“并非精通医术,只是曾经无意中翻看过一两部医书,方才太后娘娘的症状又恰巧在医书上见过,这才仗着胆子施救。”随即请罪,“还望太后娘娘恕臣女鲁莽行事。”
太后呵呵地笑,“幸亏你鲁莽了这一次,否则哀家可就安危难测了。”
卫昔昭在心中长舒一口气。是在别院时,季青城平日手边都是一部医书,她无事就翻看几页,知道一些急症的应对措施,今日只能算是太后的运气很好,她只不过是现学现卖,施救时其实很有些慌乱。
“善恶皆有报,你是博学也好,是巧合也罢,终归救了哀家一命,理应得到奖赏。”太后目光微闪,“过些日子,你与你父,都会得到福报的。”
卫昔昭忙恭声谢恩,心里只是觉得末一句话有些端倪——父亲本就新立战功,理当得到封赏,而听太后这意思,是要将父女二人的功劳善举放在一起说。要是这样,父亲得益更多,她自然为之开怀,只是不懂一点——难道父亲一定要加上些别的事情才真正算得有功么?
实在是怪,让人想不明白。
卫昔昭服侍着太后服药之后,这才告辞,离开清风寺。
太后吩咐身边太监:“将此事告知皇帝,在这同时,要让百官皆知此事。”
太监了然笑道:“如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