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错!有进步!哦,对了,沈光小胖子,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回少爷的话,末将以为,此番陛下征招全国兵马征高丽,取胜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所以,末将认为,此番征伐高丽,我们苏杭两州,应该挑选精锐出阵,以期最大限度的获得功勋!”
“唔,沈小胖啊,本侯看来,你这杭州司马呆得太清闲了,居然一点儿都不好好读书!你这个样子,小爷我如何放心让你独当一面丫!这样,一会儿散会之后,你自个找个地方面壁思过去,此外,还要独自一人写出一篇千字以上的的行军报告来。”
有了沈小胖挨批的经历,众人的口风再次紧了起来,又或是本身能力也比较有限吧,反正是,众人又嘀咕了半晌,也没整出点儿啥有建设性的建议来。
最后,还是宇文小麻杆儿实在忍不下去了,这才终于开口做出了结论性的发言!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
第三卷 大业年间(ha18。com) 第三百一十一章 迷茫的杜长史
()
宇文小麻杆儿的发言内容很简单,那就是,以稳定苏杭两州为前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调兵遣将,赶往涿郡与杨广汇合!
具体而言,身为大州的苏州抽调六千精兵,而小州的杭州抽调四千人马,两部合计一万人马,分别由尉迟恭和沈光这两个司马统领,准备择日跟随宇文小麻杆儿出发北上。(哈十八ha18。com纯文字)
留守的众人之中,武侯府长史杜如晦统领苏杭两州政事,宇文定及、宇文福及为副手分掌两州事务。至于军事方面,则是由宇文智及和宇文成祥二人分管两州。
而徐德言小老头则继续打理义学的诸般事宜。
定下了大的方针之后,宇文小麻杆儿并没急吼吼地启程北上,而是一面等着圣旨,一面厉兵秣马、整军强武,打算来个临阵磨枪。
与先前宇文小麻杆儿所执掌的左卫军不同,这苏杭两州的军队分属府兵。
所谓府兵,其实质,大抵相当于民兵,甚至还略有不如。
府兵户籍归于军府,平时为民,耕田种地,战时为兵,战后仍归回本镇。
与京城十二卫这种正规军最大的不同就是,府兵没有军饷!
更可悲的是,遇到打仗的时候,这些府兵们还要自带粮食衣物,甚至盔甲弓矢之类的也都要自备!
原则上,国家给配给的只有战马和重型攻城器械!
可实际上,一般的府兵哪有马可骑丫?至于攻城器械,一般都是根据具体的作战需求现行制作的,而且,那玩意由于太大,也不是一两个人玩得动的,根本就不可能发给某个人!
所以,府兵实际上是啥待遇也没有,纯属自带被窝给人暖床的最低级二奶!
不过,宇文小麻杆儿的苏杭两州与别地略有不同,因为这苏杭两州虽然还是府兵制,可不需要这些府兵们自带被窝了!所有一应军需由州府统一置办!
此外,宇文小麻杆儿还在苏杭两州推行了义务兵制度,具体就是,所有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男子,农闲之时,都要参加府兵训练三年!三年之后,归籍为民!
()
虽然宇文小麻杆儿这一举措貌似简单粗暴了一些,可由于参加义务兵的男子不但不需要自带被窝,而且还能每月从官府拿到一定的津贴补助!而且,若是服役期间有立功表现的话,退役之后,官府还会根据其功劳大小给予一定程度的免税。(哈十八ha18。com纯文字)
另一方面,宇文小麻杆儿执政苏杭这几年里,轻徭薄役、鼓励农商,又下大力气搞好了两州的基础设施建设,兴修水利、铺路修桥,着实让苏杭两州的百姓享受了不少的实惠。
其中最得人心的一条就是,宇文小麻杆儿又以龙门书院为蓝本,在其封地余杭县建起了一所江南大学堂!
与龙门书院略有不同的是,这江南大学堂本身不以科举为唯一目的,而是天文地理、农商巫医、佛道百家,各种杂学是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完全免费对两州百姓开放的!
听闻有这等好事,两州百姓几乎全都把自家娃扔到了宇文小麻杆儿的江南大学堂!
这些百姓的想法倒是很简单,且不管自家娃有没有读书成才的可能,只要把娃扔到江南大学堂,这一年下来,能省下多少饭钱啊!
而如果自家娃要是从五岁开始就入学,一直在江南大学当读书到十八岁,哎呀呀!想一想,那就幸福啊!
如果自家娃要是再挣那么一点儿的气,读出个什么名堂来,哪怕是不能科考当官,可学个医术、道术啥的,以后出来给人看个病、算个命啥的,那也算是多了一样谋生的手段不是?这样的话,就算以后遇到灾荒啥的,也不至于沦落到要饭的地步去丫!
更让两州百姓新奇的是,自家这位刺史大人,居然还搞出了个江南女子大学堂!所有苏杭两州百姓家的女儿,都可以到这所江南女子大学堂就读!
和江南大学堂一样,这江南女子大学堂也是免学费,免食宿费!
而且,还听人说,这江南女子大学堂的两位校长,可都是公主出身唉!这要是能攀上当朝公主的高枝,将来不说入宫当个嫔妃啥的,就算当上个宫女,那也算是出人头地、麻雀变孔雀了不是?再不济,那也是相当于麻雀变成野鸡了吧?
得益于这两所学堂的强大影响力,再加上宇文小麻杆儿的治理地方手段实在不俗,这两年,尽管整个大隋都已经被杨广折腾得四面漏风摇摇欲坠了,可这苏杭两州却逆向腾飞,不但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就连人口,那也是呈爆炸式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