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民主的细节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同情心。

blog。sina。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新保守主义“哲学王”

前一段美国中期选举结束,民主党在国会乃至州长选举大获全胜,据说标志着美国“新保

守主义”的溃退,贴旧文一片,关于“新保守主义”的所谓鼻祖。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一个犹太人。1899年生于德国,1938年移民到美国,之

后大部分时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死于

1973年。写了一些古典政治哲学的大部头,但这些

书大多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静静地栖息。他生前在“圈内”算是一个“腕”,但社会公众对他

基本上一无所知。

这份简历,似乎描绘了一个学者理想的一生:深邃,宁静,并且恰到好处地寂寞。在知识的

秘密花园里和伟大的哲学家们约会了一辈子,然后口干舌躁地随他们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寂寞的名字,30年后突然跳出坟墓,窜到美国各大媒体的大块头评论

文章中大放光芒。从

5月份开始,《纽约客》、《纽约时报》等大报突然开始连篇累牍地谈论

这个

30年前去世的老头。原因是 他们说 这个老头是美国

“新保守主义”思潮的灵魂

工程师,而今天的美国,是一个

“新保守主义”的美国。

什么是“新保守主义”?从

60年代开始,作为对左派运动的抵抗,保守主义势力就已经开

始备战备荒,今天的保守主义又有何“新”意?“今天的新保守主义者们”,一篇最早掀起

Leo Strauss热的文章写道:“既不想废除妇女的堕胎权,也不想在学校里强加基督教的祷告

仪式”,相反,他们是“来自纽约的、从左派转变过来的、信奉民主自由的、受过高等教育

的雅皮士”。

这些雅皮士们到底主张什么?我以为,一言以蔽之,就是“自由民主的原教旨主义”。就是

说,西方国家不但要

“保卫”自由民主,而且要“扩张”自由民主。自由民主不但应当是一

种康德式的理念,而且应当是一种尼采式的意志。

这样来理解当前美国的新保守主义,才能解释为什么不早不晚 偏偏是

2003年施特劳

斯会突然转悠回来,给这个世界起起哄 美伊战争,或者说,以美伊战争为标志的美国外

交新战略,让人们一头雾水,一头雾水中开始打量身边的这个

“新世界” 人们急需一种

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充满了“邪恶轴心”、需要“先发制人的战争”、

需要“政体变更”来获得救赎。要有列奥·施特劳斯,上帝说,于是就有了施特劳斯。

施特劳斯一生几乎从未写过外交政策方面的文章,而小布什是没事在白宫里抓蜘蛛也不会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