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史,并未及时号召百姓救灾,反而一味的迷信,令许多百姓变得颗粒无收,陛下理应将他们革职查办。”
他话音刚落,武媚娘突然道:“陛下,还请饶他们一命。”
李治愣道:“皇后为何要提他们求情?”
郝处俊也愣住,今日这皇后怎么跟菩萨一样,完全不像以前那个狠毒的皇后。
武媚娘道:“郝尚书言之有理,他们的确是犯下大错,导致灾情更加严重,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吃到了教训,他们如今是非常明白,面对天灾,祭祀是没有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组织百姓积极抗灾,他们是从中吸取了宝贵的教训,这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正是因如此,陛下理应继续让他们治理当地,倘若将他们革职查办,将来上任的人,可能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这样的话,可就得不偿失了。”
刘祥道站出来道:“皇后宅心仁厚,臣深感敬佩,臣也认为皇后说得极为有理,虽然他们都罪无可赦,但是留下他们,对于当地百姓确实一件好事,朝廷也理应以百姓为先。”
又有不少大臣站出来,支持皇后的建议。
李治点点头,道:“这样吧,中书省替朕拟写一道圣旨,责备他们一番,让他们谨记这一次教训,希望他们能够将功赎罪。”
刘祥道拱手道:“臣遵命。”
张文灌突然站出来道:“陛下,还有太原计划。。。。。。”
不待他说完,李治便道:“皇后、尚书令才刚刚回来,舟车劳顿,太原计划涉及甚广,非一时半会可以谈清楚的,今日就暂且不谈。”
他今日开这朝会,就是为了秋后算账的,他不想在这里谈太原计划,他更加倾向于跟韩艺交谈。
“是。”
张文灌尴尬的退了回去。
李治又道:“今日朝会就到此为止,散朝。”
大臣们下意识行礼道:“臣等恭送陛下。”
隔了半响,突然发觉还有一个皇后在,急忙又加上一个“皇后”。
可见皇后出现在这里,令大家多么的不适应。
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都是因为你
这一场会议还真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在武媚娘还未回来之前,大家几乎是肯定,一旦武媚娘回来,上官仪他们都是在劫难逃,这个机会真是太难得了,可以完全将长孙无忌的余孽给清除朝野,这也是武媚娘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比以前的那些斗争,可是要名正言顺多了,大家也都不好求情。
但是没有想到,武媚娘竟然主动为他们求情,这简直令人大跌眼镜啊!
这也令许多大臣对于武媚娘改观不少,为什么之前张文灌他们是处处提防武媚娘,就是因为武媚娘以前太狠了一点,她掀起了几次大清洗,这令人感到非常害怕,要是不防着她,死得就是你,但这一回,武媚娘没有这么做,确实在大臣心中,这很加分。
武媚娘只是为上官仪他们求情,但却赢得了所有大臣对于她的加分,这得到的远比失去的要多。
当然,她也借此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今后再也不会有人,对于武媚娘主持政务,有过多的议论,大家是心服口服。
当初那一场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几乎是烟消云散。
而李治在整个过程中,也是在尽量将功劳算在武媚娘头上,其实他心里是很清楚的,主要的政策应该都是韩艺想的,这明显就是韩艺的套路,但是,韩艺如今已经贵为尚书令,如果功劳再算到他头上,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赏。
他也需要平衡,扶持武媚娘上位,其实也有制衡韩艺的目的在,因为他的身体情况,没法像李世民那样掌控全局,他更多的心思是放在平衡上面。
不过,这不代表李治不信任韩艺,他还是很信任韩艺,但是帝王永远是最无情的,不可能完全信任一个人,这一道红线是决不能触及的,长孙无忌就是触及到这条红线,因此李治是怎么也饶不了他的。
这散朝之后,张大象他们都想找韩艺聊聊,因为有太多的意外,其中还包括李绩,但是韩艺根本没有给他机会,一点也不顾及宰相的礼仪,撒腿就奔了出去。
许多大臣都懵了,这是发生什么事了!
殊不知韩艺只是急于见自己的夫人,儿女们,他早就不耐烦,要不是李治派人去截他们,他就直接回家去了。
“上官兄,咱们可真是捡回一条命来啊!”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官员稍稍搀扶着上官仪,上官仪毕竟年纪不小了,跪在地上太久,膝盖有些受不了。
上官仪点点头,叹道:“是啊!这条命真是捡回来的啊!”
这时候旁边凑过来一人,道:“可是你们不觉得奇怪么,以皇后的性格,怎么可能会放过我们?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上官仪摇摇头道:“阴谋我看也不见得,事已至此,她何须跟咱们玩什么阴谋,就算她要处死我们,那我们也死得不冤。依我之见,不是皇后的性格变了,而是制度变了。”
“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