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道:“长孙侍郎,狄少卿,此事就交予你们去办。我不希望唐律中还有一些类似形同虚设的律法,我希望唐律中的每一条律法,都有它的意义所在。”
“微臣遵命。”
二人拱手道。
不对呀!说好的临时约法呢?
但是临时约法中,只要过半数答应,便可以通过的。
方才大家也都赞成了。
张文灌道:“皇后,此事涉及律法,应该跟陛下商量一下。”
武媚娘笑道:“我之前已经跟陛下商量过,陛下也认为可以适当的修改,但陛下说了,究竟是否通过,还得遵从临时约法。”
张文灌尴尬的点了点头。
唯一没有出声的韩艺,只是在一旁静静的看着武媚娘表演,这事他并未跟武媚娘商量过,他没有关注这一点。这心中也暗自叹服,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事,但是武媚娘却拿到政事堂来说,可见其中意义不小,这条律法修改,既可以帮助武媚娘重新获取商人的信任,虽说现在商人都乘马,但是正式批准的话,等于是朝廷要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而且又可以帮助她在枢要大臣中,展现出主导的地位。
虽然张文灌他们有着否决权,但是节奏还是在武媚娘手中的,是她提议的并且得到了通过。
还是那句话,聪明的政治家,都喜欢做一些小事,来获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不但如此。。。。。。”
武媚娘突然又道:“我之前还跟陛下讨论前两年的那一场危机,不可否认的是,之所以会出现那场危机,我是责无旁贷,这两年来,我也是痛定思痛,自我反省。我发现之所以会发生那一场危机,除人为因素之外,就是因为朝廷希望过多的干预百姓的生活,然而,在那一场危机之前,我朝多半是奉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这国力蒸蒸日上,而在那场危机之后,朝廷也是利用无为而治,让百姓自我恢复,我大唐便立刻从危机中走了出来,而临时约法中,也包含着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因此,我跟陛下都认为治国之道,应该推崇道家的无为而治。”
临时约法的本质,就是以下约束上,但是儒家思想那是非常注重长幼贵贱的,有着一套非常严格的礼法制度。
张文灌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皇后突然又提这茬了,脑袋都有些跟不上。
郝处俊道:“皇后,我朝自开国以来,在治国思想中就一直包含许多的道家思想,本质上也是儒道法三家思想并行,老臣认为这三家思想能够很好的互补,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现象。”
“郝尚书言之有理,我也很赞成。”武媚娘道:“但是儒道之争一直都存在,而且儒家思想是深入人心,但是我认为许多的儒家思想与我大唐当下的环境有些格格不入,若是不确立无为而治为主要治国思想,恐怕会引发新得矛盾。”
张文灌纳闷道:“皇后此话怎讲?”
武媚娘道:“这儒家思想推崇的是长幼尊卑华夷,不论人或者事都以三六九等来划分,你们认为这符合我大唐如今的国情么?再说华夷,如今西北地区都已经推行了州县制度,西北百姓也忠于陛下,若再以华夷而论,只怕会引发矛盾。而道家的无所不容,无为而治,更加适合我大唐当下的国情。”
张文灌皱眉道:“皇后所言过于片面,以此来否定儒家,是怕有失公允吧?”
郑善行道:“儒家中的一些思想虽然有些不利于当下的环境,但是儒家的根本思想还是利于国家的团结和安定,若长幼尊卑无序,那又该将陛下置于何处?儒家思想是以仁为中心,正所谓仁者爱人,这一点永远都不会错。”
为什么君主都不愿意舍弃儒家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家中有非常浓厚的忠君思想,这个太符合了皇帝的利益,这也是儒家长盛不衰的原因,如果儒家没有忠君思想,那是不可能长盛不衰的。
武媚娘笑道:“二位言之有理,而我的意思并非是要罢黜儒家思想,独尊哪家思想。我既非儒家中人,也非道家中人,更不是法家中人,我对三家思想都没有敌意,陛下让来我主持政务,我的任务就是治理好国家,我提出这个建议,并非是要改变我朝儒道法三家思想并行的局面,而是将三家思想融合一体,让它们能够更好的互补。因此,我向陛下提出了一个建议,以儒家思想来修身、齐家,以道家思想来治国,以法家来平天下。”
第一千九百零九章 好用就行
有些懵!
张文灌、刘祥道、郝处俊这些满腹经纶的大学士都听得有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是儒家一贯以来的主张,都已经成为儒生的口头禅了,这是毋庸置疑的,道家思想是不可能有这么严格规划,什么都一步一步的递进,一级一级的区分开来,武媚娘这句话岂不是说用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来推行儒家的主张。
可问题是,修身齐家都只是个人之事,治国平天下才是天下之事,如果没有后面的治国平天下,那儒生决计不会赞成这句话,我要不能当官,不能脱贫,我还需要在乎道德么,那是不是可以说,小事就咱们儒家干,大事就是道家和法家干。
武媚娘的这番主张就说不出到底是要崇儒抑道,还是崇道抑儒。
而崔戢刃他们这些年青一代,却是陷入沉思之中。
武媚娘微微瞟了眼韩艺,见这厮既没有懵逼,也没有沉思,而是快要睡着了,这要是之前,她一定会主动问的,但是现在她不需要问,因为她已经知道韩艺的用意。
过得一会儿,张文灌面露困惑之色,道:“请恕老臣愚钝,不明白皇后这话是何意?”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武媚娘先是将原话说了一遍,随即道:“我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用那些心术不正之人来治国,是一定会导致天下大乱的。可见在儒家思想中,个人品德乃是入仕之基础,无德之人,无论学问再高,也不能让他入仕。”
张文灌他们纷纷点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啊!
武媚娘话锋一转,道:“但是德行高尚之人,入仕之后,是否继续用修身齐家之道来治国平天下呢?我看也不然。修身齐家是一回事,治国平天下又是另一回事,不能完全的混为一谈,拿治家之术去治国,这可是不行的。同理而言,儒家一直提倡以仁政治天下,这并没有错,但是何谓‘仁’呢?无为也是‘仁’。真正关爱百姓,就应该给予百姓更多的自由发展,发挥自身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财富,从而事先自我,这不就是仁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