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唐朝小闲人 > 第1274部分(第1页)

第1274部分(第1页)

其实在他看到李绩的时候,也觉得该停一停,因为李绩年纪不小了,没法像年轻那样,东征西讨,士兵也是如此,以疲惫之师出征,乃兵家大忌,此时应该论功行赏才是。

武媚娘道:“若其它得事,倒还好说,但这事,臣妾还真不敢妄言。”

李治笑道:“你也别谦虚了,你这一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必须得赶紧休兵。”

武媚娘又问道:“那不知打算派何人去跟禄东赞谈判?”

李治微微皱眉,道:“让卢承庆去谈如何?”

武媚娘摇摇头,道:“我看卢承庆未必是禄东赞的对手,此番战争乃是吐蕃挑起的,而我们却主动去与吐蕃讲和,那禄东赞肯定会咄咄逼人,漫天要价,我看这任务只有一人合适。”

“谁?”

“韩艺。”

武媚娘道:“韩艺与禄东赞交过几次手,知根知底,而且从未落得下风,此事只能让韩艺去跟禄东赞谈判。”

李治皱眉道:“可是韩艺如今还身在高句丽,若是吐蕃有意休兵的话,那也不需要韩艺赶回来。”

武媚娘道:“陛下可不要忘记,西北战事,乃非常规战事,如何褒奖西北的商人,如何让西北恢复过来,这可都需要韩艺来处理,朝中是没有人能够胜任的。”

西北商人不但捐钱,还亲自领兵前去,西北所有的事务都停了下来,花费了这么多钱,商人怎么恢复过来,商人要是破产了,大家就都失业了,那西北就完了,而且朝廷怎么也得给他们一个交代,人家虽然是主动的,但是朝廷肯定要给予表示,其实主要还是如何恢复西北的发展。

这些都需要韩艺,因为西北计划就是韩艺定的。

李治叹道:“你说得不凑,这事还真的让韩艺来处理。”

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火速回京

其实武媚娘这一番言论,是非常正确的,这战争可不是打架斗殴这么见,战争关乎着每一个百姓,统治者如果为了自己的颜面,拿着所有的百姓去斗气,那这个统治者绝对是一个昏君,或者说暴君,而且这种皇帝也铁定当不长久,在封建社会下,统治者与百姓都是非常暴力的,你暴力剥削我,我就暴力推翻你。

其实发动战争就只有两个原因,保护自己,掠夺利益。然而,唐朝想要吃下吐蕃,那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要知道吐蕃如今是往外扩张,若非唐朝几番相助,吐蕃早已经消灭了吐谷浑,统治了整个高原,可见它的军事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如果是在本土作战的话,那吐蕃将会更加强大,这就跟战国时期的秦赵一样,秦国虽是占有着优势,但是要吃下赵国,也绝非易事,最终也只能弄离间计。

但是禄东赞可不是廉颇,廉颇只是一个将军而已,禄东赞乃是一代枭雄,吐蕃上下谁敢撤换他?你要撤换他,他先就将你给撤换了。

这么继续打下去的话,西北一定会垮,并且中原也吃不消,为了一个高原,不宜人居之地,付出这么大的代价,这明显就不划算。

故此在武媚娘的劝说下,李治是下定决心停战,面子毕竟不能当饭吃,而且李治也不是很在乎这些,他不知道装过多少回孙子。

正当这时,裴行俭的信也到了长安,一刚开始裴行俭忙着收复疏勒、于阗,没工夫跟李治汇报,如今大雪令两边战事停歇,裴行俭就赶紧向李治汇报情况。

李治看完这一封信之后,不禁神色黯然,面露哀伤之色。

裴行俭将来济的事,告诉了李治,希望李治允许来庆远将来济的尸首运回家乡安葬。

李治这才知道,原来是来济救了西北,并且来济在这场战争中以身殉国,可是要知道,先前他们都还准备调查来济与长孙无忌是否有勾结,这真是狠狠一个耳光打在李治脸上,你说人家造反,但是人家为了国家连命都不要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治脸上是火辣辣的。

除此之外,裴行俭还建议李治与吐蕃讲和,休兵,这道理跟武媚娘说得是一模一样,不能再打下去,不然的话,西北发展将会停滞,甚至于倒退。

反而对于自己的功劳,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比如说,收复疏勒、于阗等地。

裴行俭如今统帅四镇,手握重兵,而且离长安非常远,他其实可以借此巩固自己在那里的权力和地位,但是他却建议李治休兵,一旦休兵,他手下的兵就都得回去。

可见裴行俭是非常忠于大唐的。

李治心里非常感动,在这一回事上面,他是犯了不少错误,却是关陇集团的成员,帮他给弥补了过错,吐谷浑也是王方翼、赵持满,拿命在那里顶着,若非这些人,局势对于大唐将会非常不利。

李治就拿着裴行俭这封信,给枢要大臣们看,其实主要也就是给许敬宗他们看的,你们说裴行俭、来济谋反,人家以身殉国,以身报国,你比他们忠心,那你也去殉国啊。

许敬宗非常郁闷,他只是一个执行人员,你们要不拍板,他哪有这能力。

但是李治是君主,他们是臣子,锅当然他们来背,那句话怎么说来着,陛下圣明,臣罪当诛。

许敬宗也明白李治的意思,李治不是要怪罪他,也不是要恶心他们,只是在暗示他们,这长孙无忌谋反一案,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继续追究下去,剩下的那些人都是忠于朕,忠于大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