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其它地区的平反运动,也是进行的轰轰烈烈,朴世昌他们这些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他们肯定不想再回牢中去了,那真是太恐怖了,他们是不遗余力的铲除这些高句丽的旧贵族。
但是你不能怪韩艺,韩艺可没有让他们这么干,韩艺只是希望找出那些刺客的余党,是他们自己要玩得这么狠,韩艺唯一做的事,就是帮他们将粮食送来。
韩艺摆摆手道:“刘刺史过奖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做,这包子店也不是我让小胖开的,是他自己开的,买卖这种事,从来就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有需求才会有供应,如果没有需求,赚不到钱的话,你就算押着商人做,他们也不会做的,商人只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只要官府做到这一点,经济很快就能够恢复过来。”
刘仁轨点点头,又道:“不知韩尚书可有考虑过这税的事情?如今这里可不能实行均田制。”
这一个商人就这么多土地,大部分人都无地者,要均田制的话,就还不如不收。
韩艺微一沉吟,道:“这税还得等到以后再说,因为这里税肯定是得问商人要,因为他们将会是这里最富裕的人。但是如今这些商人投资了这么多钱在这里,连本都没有回,他们肯定拿不出什么钱来,此时要他们交税,无异于杀鸡取卵。
而这里最大的开销,莫过于驻守在这里的军队,不过未来一年内驻军的粮草,我都已经给你备好了,再加上还有许多土地没有卖出去,这些土地暂时可以给驻守在这里军队使用,等到明年秋收之时,就应该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而官府的经费,还有许多旧的军备物资,你可以拿去买给那些商人,另外,还有那些达官显贵的宅院,这些都能够卖给他们,换取官府需要的经费,等到商人在这里的买卖稳定下来,你也大概可以算清楚,官府所需要的经费,到时再跟他们谈税收的问题,那就更好谈了。”
刘仁轨听得眉头一皱,道:“冒昧问一句,高句丽和百济的国库不是都在韩尚书手中么?”
韩艺不是没钱,他很有钱,因为后勤掌管着财政大权,一连灭了两个国家,掠夺了很多财产,但都在韩艺手里,但是韩艺对此却是只字不提,刘仁轨当然会怀疑韩艺会不会中饱私囊。
韩艺轻描淡写道:“这钱是用来给伤亡士兵发抚恤金的,以及为军籍户建设昭仪学院的,只不过这事我不能做,还得陛下来做。”
刘仁轨听得稍稍点头,虽然韩艺不提,但其实苏定方、他、李绩,都知道韩艺弄了多少钱,因为韩艺登记的数目,都给他们看过,并且也向他们承诺过,这些钱只是我帮着暂时保管,最终还是会发给你们的,不然的话,那些将军也不会答应。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战与和
虽然高句丽都已经在恢复当中了,但是长安暂时却无暇庆祝消灭高句丽,似乎都忘记了这一回是,大家都还在争论着,究竟该不该对吐蕃发动战争,不仅仅是朝廷,就连民间都在议论此事。
吐蕃背信弃义,确实引起了不少人的不瞒,尤其当时就连长安都人心惶惶的,现在缓过来了,那当然得报复吐蕃。
就在这时候,李绩回来了。
大元帅回来了,人心就更加安定下来了,知道吐蕃是打不进关中来,对吐蕃开战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
李绩还未到长安,不管是主战派,还是主和派,都去找李绩,因为他们都知道,李绩这一回来,李治肯定会询问他的意见,而他的意见,很可能就促使李治下定决心,故此两边都来游说李绩。
李绩这老狐狸,两边都是应付着,没有表露自己的心思。
果不其然,李绩刚到长安,李治就立刻在两仪殿单独召见了他。
两仪殿内。
“老臣参见陛下。”
“司空,快快免礼。”
李治亲自上前,扶起李绩,握着李绩的手,眼眶都湿润了,道:“司空为我大唐东征西讨,开疆扩土,如今又帮助朕消灭了高句丽,助我中原子弟,报仇雪恨,朕心里真是感激不尽,还请司空受朕一礼。”
说着,他拱手一礼。
如今的礼仪,皇帝本就应该向宰相还礼的,两者地位差距还没有那么大,是从元朝开始,那宰相才变得跟皇帝的家奴一样,因为元朝的统治都是一群文盲加流氓,他们哪里懂得什么礼仪,他们本来也就是家族统治,将军都是他们的家奴出身,何况宰相,不幸的是,明朝继承了元制。
“岂敢,岂敢。”
李绩诚惶诚恐,一揖到地,差点没有将脑门撞在地板上。
李治又赶紧扶起李绩来。
李绩非常谦虚道:“陛下,其实能够消灭高句丽,臣不敢居功,韩尚书、苏将军他们才是厥功至伟,若非他们,此战难以获胜。”
“韩艺?”李治只觉非常诧异,苏定方他能够理解,但是韩艺只是后勤总管而已,问道:“此话怎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