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相也道:“大总管,这好机会摆在咱们面前,若是错过了,他日又有多少将士得为之付出性命呀,而且,今日不灭高句丽,他日我们再打高句丽,吐蕃还会出来搅和的,何不今日就一劳永逸,到时我们就能专心对付吐蕃。”
李绩觉得而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如今他们不能全撤,如果撤走的话,苏定方所部就成为孤军深入,可不能撇下后军不管呀,点点头,道:“二位说得极是,这样吧,二位先率一部分军队速速赶回长安,老夫领一万将士去与薛仁贵他们会合,待老夫灭了渊盖苏文再赶回去。”
程名振、任雅相听得非常郁闷,你这也太狡猾了,我们是想你先回去,我们去灭渊盖苏文的。
但是李绩梦想着征服高句丽,如今机会已经到来,他得亲自上阵,因为他如今有理由留下打这最后一仗,而且他是大总管,任雅相是副总管,只能听他的。
于是李绩率领本部的一万大军日夜兼程赶回鸭绿江。
这一到鸭绿江,立刻将消息告知薛仁贵和高侃,他们二人本是先锋,如今变成后军,领着一万士兵屯守在鸭绿江北岸,掩护大军撤退,他们两个是天天看着江面,那真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呀!
如今一听这消息,只觉人生大起大落,实在是太刺激了,唐军也是士气大振,二人立刻对对岸发起了猛攻。
不到两日,他们就打过江去了。
这仗打得他们三人都懵了,当初主力在这里打半天都打不过去,我两万部队,两日就突破了。
这是什么情况?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戏剧性的决战
这实在是打得完全不知所措。
于是李绩就抓来一个俘虏询问,原来渊盖苏文在他们主力撤军之后,也率领着主力悄悄回撤,要是别的城池也就算了,平壤可是他的大本营呀,他的小妾、祖坟可都在平壤,再加上他也知道,高藏王在到处乱传命令,而且还拿着温沙门的帅印到处传令,让周边城池都赶紧投降,大势已去,你们要再抵抗的话,唐军到时挖你们的祖坟,就别怨我们。
韩艺就是成心来捣乱的,你投不投降都无所谓,你看到这诏令就可以,你自己掂量着吧。
渊盖苏文气得要命,要这么玩下去,周边守军都会放下武器投降,那到时就很尴尬了,高藏王还真可能凭借这一道道诏令,将这王位给坐实了。因为这不是他传出去的军令,那么此时已经投降的士兵,是肯定不会忠心于他,因为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气,已经投降了,要再叛变过来,肯定也会没命的。
渊盖苏文一看李绩走了,就立刻回援平壤。
李绩、薛仁贵、高侃他们得知此消息后,只留下少数人看着俘虏,他们则是立刻动身,追赶了过去。
追得两三日,来到了萨水区域,只见萨水两岸是一片混战,杀得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整个萨水都已经快要染成红色。
原来苏定方在拿下平壤之后,继续往北进军,准备去配合李绩夹击主力,他没有想到李绩已经撤军了,可刚打到了萨水,正巧遇到渊盖苏文的主力回防,渊盖苏文一看唐军还出来了,真心不易,于是凭借兵力的绝对优势,强行渡河,苏定方也是刚刚准备渡河,当时也没法阻止渊盖苏文渡河。
这狭路相逢勇者胜,苏定方也没有怕过他渊盖苏文,而且遭遇战乃是苏定方的强项,立刻调整队形,与渊盖苏文决战。
他们两个都是猛人,部队也都是精锐,打得非常精彩。
可哪里知道,还没有交战多久,阿史那弥射就领着一万骑军赶到,立刻加入战斗中,
渊盖苏文也是临危不乱,命杨万春率军应敌。因为他们三方都认为自己是背水一战,他们也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退路,因为很多很多外来的因素,导致没有任何一个人清楚整个局势,瞬间发生太多太多的变化,大家都非常乱,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一战的胜者,将是最后的赢家,统帅也全部都是亲自上阵,谁还有工夫指点江山。
这非常搞笑,这么大规模的灭国战役,结果弄得最后,竟然要用一场谁也没有预料到的遭遇战来决定胜败,什么战术、战略,统统都是狗屁,不要去想了,最终还得靠赤身肉搏来决定胜负。
但这就是战争的魅力,瞬息万变,结局是无法预测的。
当然,渊盖苏文也认为这肯定是最后一支唐军。
刚刚赶到的李绩看到高句丽大军后面是门户大开,完全就没有防守,渊盖苏文哪里想得到,这李绩还会杀回来。
这可是李绩最喜欢的趁你病要你命,立刻率领全军从后面掩杀过去。
高句丽将士原本在阿史那弥射出现之后,就已经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但还是有希望能够战胜敌人的,毕竟他们人数占优,而且还是本土作战,如今后面又有唐军杀来,顿时整个人都已经崩溃了,高句丽士兵当即溃散,这后面的人都溃散了,前面的还打个球啊。
而唐军将士一看李绩的军旗,不少人高呼:“大总管来了!”
一时间,士气大振。
“天要亡我!”
渊盖苏文坐在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