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是,我知道了!”邹凤炽一边抹汗,一边直点头。
韩艺道:“我们当初可以让工人从泡在水里造船,到如今在陆上造船,那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做得更好。”
他不是在开玩笑,其实蒸汽机就是这么出来的,不是谁特意去发明的,任何发明都是基于需求,就是因为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故此才不断的突破,科学家只是推算出原理来。商人是不能满足现状,商人一定要不断的创新,这也是商人的特质,安于现状的商人,一定会被淘汰的,这是不变的真理。
一旁的苏定方、杨思训等人见了,渐渐明白韩艺说得那些道理,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要是朝廷的做的话,朝廷又不给工钱,都是征召百姓当劳役,还要多快好省,只能压迫、剥削,管理的人也只能拿鞭子打,不是他心狠手辣,而是他手中哦只有鞭子,这也是为什么隋炀帝造船,死的人是成千上万,但是商人就不同,你拿着我的钱,我就有资格去提要求,你可以多招一些人来,你要想剩这钱,技术上就得取得突破,这个你就自己看着办。
几人又来到一艘刚刚下水的货船上,苏定方站在甲板上,看着如此巨大的货船,不禁感慨道:“这一艘货船能够抵多少马车、人力啊!可惜这船运难以与陆上协同,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否则的话,依靠这船运,能够为我军减少不少负担啊。”
韩艺正色道:“这个问题,我前面与司空他们也谈论过,我认为这还是可行的。”
苏定方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讲?”
韩艺道:“如果我们能够消灭对方的水师,那么我们的战船就能够畅通无阻沿高句丽海岸线行驶,只要我们事先将高句丽的海岸了解清楚,设定好几个集结点,我们的货船就可以先抵达集结点附近,只要我们的大军能够占领集结点,以烟为信号,我们的船只就能够准时抵达,将粮草供应上。”
杨思训皱眉道:“但是如今再派人去打探地形是不是晚了一点。”
韩艺道:“我已经派人去了,因为高句丽还是与我国有贸易的来往,商人可以帮助我们。”
又是商人?杨思训觉得自己这不是在搞后勤,而是在做买卖呀,而且这商人的作用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得多,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这么庞大的军队,这么重要的战役,竟然将最重要的粮草委托于商人,如果不是那一石石粮食已经运送到仓库,他真心会阻止韩艺这么干的。
“纵使如此的话,我认为还是太冒险了。”苏定方皱眉道:“一旦我们没有拿下集结点的话,我们的粮草将会无法接济,那我军将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我想高句丽得知这一切之后,肯定会平尽全力与我们争夺这集结点的。”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推荐,求月票。。、。。。。。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产能过剩?
慎重!
不管是当初的李绩,还是如今的苏定方,对此都显得非常慎重。
虽说李绩曾言明,要回归唐朝最为擅长的战术,但是后勤这事,还是应该怎么保险怎么来,要是后勤出了问题,只能面临失败,这种失败是他们难以接受的,求稳一点,无非也就是多调一些人力和马车来,这个唐朝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对于他们这些将军而言,粮食在自己的后面,心里总要踏实许多,飘到海上就太不稳了。
但是韩艺身为后勤总管,与他们的想法肯定不是一样的,他得算账,这能省则省,船运肯定要比陆运省钱,这是毋庸置疑的,是常识来的。只不过他当初提出这个建议时,那只是想蒙混过关,但是如今他身为安抚大使,就得认真考虑这个问题,道:“当然不会将所有的粮草都用船运,我已经让一些商人已经将部分粮草运往营州等地,在那里设置仓库。但是我们可以将战场分成一段一段的,拿下一个集结点,我们就会将粮草运到这里,再拿下一个,粮草再往前进一步,以集结点为准,南北划线,那么后勤的纵深就可以缩短许多。”
他无非就是在后面设置一个粮仓,以备不时之需,然后将船只作为移动的仓库,这就是阵地推进。
苏定方皱眉道:“可是如此一来,我军将会受粮仓的限制,无法突进。”
韩艺道:“突袭部队在于出奇制胜,不可能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哪怕是路上运输,也会跟不上的,这能携带几日的粮草,而且突袭只是打破一个缺口,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最终还是配合主力,歼灭敌人,主力一动,粮草就动起来,这个我觉得并不影响。”
苏定方点点头,道:“可是这海上运输也有风险的,万一遇到风浪怎么办?”
“路上运输也有风险,敌军可以偷袭押粮队。”韩艺道:“而且,我们已经在一些岛屿上面,建立起仓库,将粮食囤放在那里,这样不但减低了风险,而且也能够增加船队的机动性。”
杨思训道:“如今才跑去那些岛屿见仓库,来得及么?”
韩艺笑道:“当然来得及,你看这船坞,都是先将一些部件在作坊里面做好,然后再运送到这船坞来,组装起来,船可以如此,粮仓当然也可以如此。”
杨思训想了想,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但是这跟以前盖屋子真是两回事,只能说时代进步的太快,他们已经跟不上了。
。。。。。。
。。。。。。
“哈哈,你可算是来了,没有你在,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啊!”
韩艺非常热情的迎到门前,能让他如此礼遇的,唯有郑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