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唐朝小闲人 > 第1078部分(第2页)

第1078部分(第2页)

“你们若有意见,不妨提出来。”武媚娘语气轻柔的笑道。

大家听得心中一暖,这皇后确实公平,我们错怪了她。齐声道:“皇后圣明。”

武媚娘点点头,又道:“那不知何时行刑?”

辛茂将道:“这个倒是没有规定,只不过根据往日判处的死刑案来看,除非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如杀父杀母,谋反之罪,就得立即处斩,而像李洋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等待来年秋后处决,朝廷这么做,也是为了防止冤案。”

杜正伦道:“辛上卿,我方才就已经说过,此案已经证据确凿,不存在有冤案的可能性。”说着,他又向武媚娘道:“启禀皇后,臣以为此案闹得沸沸扬扬,百姓对此也是议论纷纷,朝廷应当立即行刑,平息众怒,不宜拖延。”

许敬宗立刻道:“杜中书,你这就有失偏颇了,即便是秉公处理,那么就得按规矩来,来年处斩,不仅仅是因为冤案,更多得是体现我朝君主的仁政治国思想,对于人命的看重,不能因为李洋是李中书之子,就立刻处斩,这样一来,他日地方上也会效仿,反倒会破坏我朝的法制思想。”

武媚娘点点头,道:“许侍中言之有理呀,何时处斩,倒不是什么大事,可不能因小失大,我也赞成许侍中的建议,不过这最终还得陛下亲自批示。”

她只是出面处理此事,但她可不能写圣旨啊。

武媚娘突然又看向韦思谦道:“韦中丞,关于李中书是否包庇李洋一案,可有结果?”

韦思谦犹豫片刻,站出来道:“回禀皇后,臣………臣暂时没有查到李中书包庇李洋的证据。”

韩艺捂了捂嘴,差点笑了出来,他知道这要是李治坐在上面,韦思谦有没有证据肯定也要告李义府的,御史台有这资格,往日也是这么干的,但是上面坐着的是武媚娘,武媚娘先前说过,拿证据说事,没有实质证据就不能酌情处理,如果他没有证据,他还要告的话,那李洋是不是就可以酌情处理。

他本来是准备了一肚子话,但却是说不出口,他也害怕别西瓜没有得到了,就连到手中的芝麻也给扔了。

武媚娘稍稍点了下头,笑道:“韦中丞尽忠职守,这我早有耳闻,而且我也认为李义府的确值得怀疑,也支持御史台参与调查,可是如今李洋的案子已经判定,而中书令又是宰相,中书省积压了许多事等着李中书去调查,你如果还要继续调查下去,那么李义府是决计不能回中书省的,你看………!”

武媚娘的套路是深得很啊!

韦思谦非常不甘心的说道:“皇后说得是,臣………臣也认为理应结束此案。”

武媚娘点点头,目光一扫,道:“不过在审查此案的过程中,我倒是获得一些心得,其实判不判李洋死刑,裴清风始终是不能再复活了,我大唐还是损失了一位青年才俊,令人感到惋惜。因此,在我看来,最好的律法是能够阻止命案的发生,只能给予公平处罚的律法,算不得最好的律法,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韩艺一听,果然还有下文,看来她为了这一场政治秀是下足了功夫啊。

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双剑合璧

“皇后所言甚是。”

卢承庆立刻站出来道:“最完美的法律代表的不是惩戒,而是威慑。”

他的确非常认同武媚娘的这一句话,说得相当有水平,律法惩罚一个人,要的不是那种报复的快感,而是一种威慑作用,这才是仁政思想,什么十大酷刑,那都是属于暴政,唐初可不流行这一套,唐初的律法思想,是尽量不要伤害他人身体,就连杖刑那都是非常有讲究,重在打疼,但不能打伤,疼是教训,打伤那就不能干活了,这也跟唐初人口稀少有关。

其余大臣彼此相视一眼,也都点头赞成。

武媚娘又道:“既然如此的话,我认为怎么判罚那都只是其次,你们身为朝廷重臣,应该关心的是如何避免再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今后有再发生类似的事情,那这一回再公平的判罚也就变得没有什么意义了。不知你们可有想过这一点?”

卢承庆一干人等都懵了,他们一心惦记着惩治李义府,哪里有功夫想这事啊!

完全没有头绪。

而且,他们不知道武媚娘的脾性,也不敢随便乱说。

唯独韩艺是个例外,韩艺还算是清醒的,他知道武媚娘提出这个东西,肯定有她的目的,不禁暗想,她究竟是打算干什么呢?如何杜绝此案的发生,这里面暗藏着什么玄机呢?

武媚娘也不着急,优哉游哉的品了口茶,她坐在这两仪殿,觉得挺舒服的,不介意多坐一会儿。

难道………!韩艺突然目光一闪,又左右瞟了瞟,站出来道:“启禀皇后,想要杜绝此案的发生,首先就要对此案追根溯源,看看起因在哪里,这样才能想办法根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