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化公主道:“韩侍郎已经说得恁地清楚明白,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说到这里,她突然想起什么似得,“哦,我这里已经拟写好一份封赏名单来,还望韩侍郎能够指点一二。”
“能为可汗效劳,那是韩艺的荣幸。”
弘化公主立刻将一份名单递给韩艺。
韩艺看罢之后,笑道:“可汗的这份名单所蕴含的智慧,可要远远胜过在下方才说得一切。”
。。。。。。
。。。。。。
河源地区。
吐蕃大军虽然退去,但是禄东赞也没有回吐蕃,而是在河源地区驻扎下来,这里可是刚刚抢来的,而且是最前线,得巩固当地的统治,他也是非常忙碌的。
“大相,大相,方才伏俟城那边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素和贵急忙忙来到禄东赞的营帐内。
“什么消息?”禄东赞好奇道。
素和贵道:“吐谷浑没有立诺曷钵的次子为可汗,而是拥护弘化公主为可汗。”
“什么?”
禄东赞倏然起身,惊讶道:“这怎么可能?”
素和贵道:“此事千真万确,吐谷浑城都已经收到了消息,相信不久消息就传到这里来了。”
“韩艺,一定是韩艺在背后搞的鬼。”
禄东赞在帐中踱来踱去,突然停了下来,闭目一叹,道:“看来这一番争斗,我们只能算是打了个平手啊!”
他虽然夺得一部分领土,但是弘化公主继承汗位,吐谷浑几乎等于并入了大唐版图,弘化公主可是李治的堂姐,身体流淌着全都是李家的血脉,那不就是一家人了。
这不就等于吐蕃跟大唐打了个平手。而且,他甚至还觉得是他帮助大唐做了嫁衣。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大刀阔斧
在禄东赞看来,他跟韩艺的博弈是以打了个平手告终,但是在韩艺看来,是禄东赞大胜告终,吐谷浑本就是李世民拿来制衡吐蕃的,如今吐谷浑已经失去了这个功劳,他做得这一切,只是尽量在挽回损失,决计谈不上胜利。其实诺曷钵统治的吐谷浑是对大唐最有利的。
因为那时候的吐谷浑不具备与大唐为敌的势力,但是又能够自保,加上大唐在后面支持,还是能够制衡吐蕃,如今大唐还得尽全力救活吐谷浑。
弘化公主登基之后,第一件要做的事,自然就是重组朝廷,素和贵的政变,几乎将以前哪个朝廷彻底摧毁了,要么杀了,要么带走了,不重组朝廷,就没法下达任务。
因此弘化公主第一道圣旨,就是封官赏爵。
铎伏被封为国柱兼仆射,确定当朝第一人。
不仅如此,但凡来到这里,并且支持弘化公主的酋长、将军,一律封官赏爵。而以前的旧勋贵慕容氏,是彻底离开了朝廷,枢要大臣,以及掌握实权的大臣,没有一个人都是出自慕容氏的。
慕容氏心里也有数,大势已去,新贵是肯定容不下他们的,毕竟他们以前干了不少龌蹉事,得罪了不少人,不少人就已经上奏请辞。
弘化公主全部批准。
同时弘化公主将一些有能耐的大臣全部调派去各地当官。
这一招玩的真是太漂亮,就连韩艺都忍不住称赞。
如果是按照大唐的规矩来看,有能耐的大臣一般往中央晋升,可是弘化公主却恰恰相反,将有真才实干的全部调去地方上,像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酋长,全部晋升到中央来,整个朝廷都是一帮莽夫,就那么几个枢要大臣,还有些才干。
这些人是完全不具备朝廷大臣的资格,字都不会写,怎么批公文。
但是没有关系,你们坐享高官厚禄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脑子,动脑方面都交给我来做,你们只需要执行我的命令就行了。
之所以弘化公主这么做,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这些酋长在地方,那是相当有势力的,等于就是土皇帝来得,一般中央的话可都不听,出兵还得求他们,可是这对于如今的吐谷浑而言,那是致命的,如今的吐谷浑必须团结一心,才有可能走出困境来,将他们留在中央的话,不但可以削弱他们的权力,还可以利用他们的威信,令地方上执行中央的政策。
至于会不会对弘化公主构成威胁,那话怎么说来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吐谷浑如今的军事力量已经是损失殆尽,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内部就是铎伏最具势力,主要还得需要大唐的保护,而这两方都是站在弘化公主这边的,弘化公主留他们在中央,也不怕他们敢乱来。
那些酋长可都是大老粗来的,这方面哪里是弘化公主的对手,他们以前可都是丝,没有一个是贵族出身,他们也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当大官,因为青海湖是吐谷浑最好的地方,他们以前待得地方,那简直就是穷乡僻壤,未开化的地方,不是很富裕,因为好得地方都被贵族给占了,弘化公主是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不但高官厚禄,还将以前大臣们的府邸,都赐给他们,